媒体报道
MEDIA REPORTS
书刊媒体

【园林2015年2期】专注“小而美”的设计——访上海选泉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首席设计师 林选泉

林选泉:硕士,高级建筑师,上海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兼职教授、上海世博会场地公共空间总设计师,世博建设功臣,2010年度“上海榜样人物”(十大海派人物)。设计上追求“小而美小而精”,倡导“无为景观”。 林选泉至今主持主创规划设计81项,其中18项国际国内竞标都获得第一名。参编专著《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景观》、《上海世博会景观绿化》出版《景观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专刊》,发表论文与作品40余篇,作品获得媒体40余次报道,在规划建筑园林领域获奖10余次。

“艺术、生态与人生”

《园林》:林总在学生时代成功举办过2次个人书画作品展,你认为它对今天你的工作起到怎样的影响?

  选泉: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爱“折腾”的人。大学时代的书画展当时在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主楼开幕,包括一些省书画家协会、团省委书记、哈工大、哈工程、黑大等有关人士都来参观,记得展览得到过好多媒体的关注报道,被黑龙江媒体誉为“黑龙江省学生自筹资金举办个人书画展第一人”。而对我来说,首先这需要一种勇气,因为我学的不是美术专业,非专业学生搞画展在哈尔滨没有人干过这个事。其次这是一种挑战,画展开幕式我没能参加上,因为劳累过度上了医院的手术台。通过个人的力量筹集社会资金举办个人画展,磨练了我坚韧的意志和执着的性格。
   其实我认为设计也是一样,真正的大家也许也是爱“折腾”的,在和别人走不一样路的时候找到自己独到的视角,成就风格,我想,成就设计大家的过程会是孤独和痛苦的。
设计需要创新,创新从模仿开始,就是对习惯的质疑,创新就是专注,要求把事情做到最好。
并因此不要墨守成规,也不要畏惧权威。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你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匠人,成不了大家。

《园林》:我们现在对于一个设计作品的理念,说得最多的就是生态一词,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你是如何理解生态这个概念,真正的生态又应该是怎样的?

  选泉:生态这个词比较大,我从人文角度老子的《道德经》角度谈理解,老子思想所蕴含的生存智慧特别是生态智慧是很好阐述,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态”讲生命体和环境,讲循环和相互作用。它像“道”,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将“自然”与“无为”融合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大自然为根本,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就是理想的“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谐活力的城市,是理想城市,生态城市。

    现在有很多生态材料、生态技术,谈“真”的生态,应该引入LCA--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就环境影响要考虑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整个循环周期都对环境影响最小。比如太阳能,从使用中看它是节能的,但是由于硅晶板分子材料稳定,所以不能进行降解,就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对于规划设计,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倡导要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维持大地生命有机体的健康与稳定。
    在设计中我们也是实践这一理念,比如鹰潭市滨江公园设计,在总体布局上融入道家自然生态观和阴阳的平衡观。公园南部是有十几米高差的老码头棚户区,设计摒弃大开挖,而是顺势而为形成的三层台地式景观,,北部保留现有滩涂地,体现了由人工向自然的逐渐演化,并通过利用连续的滨江步行道串联“老码头、火车头广场”以及“山水道铜主题广场”等休闲游憩空间、营造“江、城、人、绿”有机的融合的滨水生态景观。


    其实生态和人的一生是相似的,生老病死也有“周期”和“循环”,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态链中,每一个微小个体都不同的“能量”,你要定位自己在生态链中的位置和能量。这如同易经“乾”卦的“爻辞”所说的,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每个不同阶段做好这个阶段能做好事,安定宁静,不浮躁、不随流,不轻己,踏踏实实在岗位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把能做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对于人生生态最好的诠释。

“表”与“里”

《园林》:随着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伴随着这一现象,很多的城市公园、居住区项目开始不断打出生态牌,你如何看待此现象?

  选泉:我认为当下的城市建设还是太过注重于表面工程,而轻视了细节、忽视了本质上的东西。电影“一代宗师”经典台词“人活这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面与里就像硬币的两面,如果成就了“面子”,那么“里子”就要付出代价。城市建设注重生态是好现象,但“生态”是中性词,不能想到的“绿色、自然、多种树”就是生态的全部,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大树进城”的例子,重金引进的大树使城市的“面子”变好了,但影响了提供树木当地的“里子”,因为破坏了生境。就像前面谈到,要辩证、系统看待问题,从生命周期看待问题。“表”与“里”,对应城市设计就是“图”和“底”关系。
    在谋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与“绿”的图底关系基本转变是非常重要的,那种枝蔓结构的城市绿地网络结构是“底”,“图”是在其上生长出城市社区。要以“绿地”为底,为城市提供发展网络构架。
    这个“绿地”是载体,在这个基础上,各种功能要“孕育”,当然,生态保护是基底,但“生态”在城市这种“经济-社会-自然”的复杂综合体中,就不仅是“自然生态”,也同时应该是“人文生态”,不仅要考虑到绿地的生物和非生物元素,也要重视人的社会福利,也要实现人的游憩以及可达性。
    在“上海前滩滨江公园方案国际竞赛”的设计实践上,通过“边界模糊”的处理手法将、友城雕塑公园、市民体育公园等五个公园协调统一,同时在绿的基底上,融入具有人文精神的“前滩左岸”,创造文化氛围培育场所,融入多业态,混合会议展览,教育办公,餐饮商业,演艺文化等多元功能,满足各层次人群需求,将“自然、艺术、运动、休闲”自然交织共融成的活力多样、自然和谐城市公共空间。


《园林》:您认为如今我们在公共空间的整个设计过程中缺少了哪方面的因素或者步骤,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

  选泉: 缺少多功能性的叠合、缺乏城市的融合,缺少人性设施的落实。 城市公共空间经常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如何解决,为了实现以最少的土地实现最多的资源保护,其根本在于实现绿地的多功能性,这种多功能性表现在平面的城与绿,城与水的交融,而边界问题的解决才能最终实现城-水-绿的融合,边界的模糊,也体现在绿地本身的多功能,包括生态,游憩,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垂直叠加。从公园到公共空间的转变在于,绿是载体,在此基础上各种功能孕育而生。生态是基底,根本在于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共生,自然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人没有距离。
    我们在许多城市公共空间“外表繁荣”,但“内容苍白”。有了“绿量”却没有“质量”,“好看”但“不好用”,因为公共空间功能比较单一,参与性体验性不够,注重“自然生态”却忽视了“人文生态”。有多少城市公园做到了全部对公众开放,有多城市的草坪不用隔离栏维护,可以让孩子自由嬉戏、情侣漫步,有多少城市能够让居民在居家附件就找到一块休闲绿地,让人能不受交通干扰,有多少城市在公共空间上合理布置了免费直饮水点、吸烟站、舒适座椅、喷雾降温等人性设施,这些都是人文关怀和小细节,但却在我们城市“野蛮生长”的十几年中缺失了。
    另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设计的“售后服务”,或者说“设计评价”,项目建成后,对“跟踪调研、批评评论、总结得失”这个环节在园林景观领域、景观设计师不太重视。有时,对使用者的反馈调查反过来能大大促进前期的规划设计。


    反观自己,在主持“上海世博会场地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除了研究所有展馆外的广场体系、绿地体系、高架体系外,同时还对遮阳、降温、坐椅、饮水、厕所、标识、照明等30多项配套设施进行系统研究、统筹布置。在世博会试运营首日以及世博期间高温的7月,我们组织设计团队带着仪器针对自己设计的世博公共空间中的坐椅、遮阳、降温、厕所、直饮水等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做问卷,向不同年龄层参观者做几百份问卷,最后通过整合数据、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反馈世博局,进行运营期间改善设计。世博期间除了在建筑学报、中国园林等刊发表专业论文外,我看到网上有人说“九死一生的世博会”之后,即排死、走死、挤死、渴死、热死、饿死、憋死、吵死、累死,我整理了世博每天运营的各种数据和情况并结合自己4年的世博设计,以及多次的运营问卷反馈,开始写设计评论,总结发表,针对“九死一生世博会”中的排死、走死等进行评论,批判世博、批判自己的设计,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所在,而这些也为我在今后的设计中提供理论支持。遗憾的是至今我没能坚持把世博会的“九死一生”中各种“死”写完。

《园林》:有人说如今的整个园林行业发展慢下来,没有前几年效益高,你是如何看待此现象的?
  选泉:
《周易》中“否极泰来”,老子的“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我认为既然是“危机”,那么有“危”就孕有“机”,行业发展脚步放缓,就能促进转型,脚步放慢,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反而能促进的思考。过去浮躁的时代设计师太匆忙,来不及想问题,只是不停地画图、赶图。就像一个大机器,之前是不断在运作,那现在就是停下来,该为这个大机器加油了。在匆忙的“赶路”过程中也能有心情欣赏下路边的“风景”了。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迫使大家思考如何更精细更人性设计,给产品提升设计附加值,种种迹象表明,在当下经济放缓的移动互联时代,是真正适合小微个人创业的时代,是真正最求设计品质的设计时代。

“小而美”

《园林》:你最近在做上海陆家嘴上海中心前的公共空间设计,你认为陆家嘴作为一个金融城的典范和先行者,其公共空间的景观还缺少些什么或者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泉:1.7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城里林立着50多座高楼,汇聚着15万人白领,但在“软”环境上和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城相比,距离“宜居宜商”的环境有不少距,其实不仅是上海现在很多城市中心区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总体规划时对公共空间考虑不够,除了“硬”的建筑群外,“软”的公共空间不是缺失,就是布局不合理,公共空间不怡人、没有人情味,缺乏人性化设施,使用起来不方便,有空间却没活力。陆家嘴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中国金融城的典范和先行者,对于它的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通过现场及楼宇白领发放问卷、物业协调组织调查等多渠道广泛调研,获取关于交通、文化、信息等城市功能满意度情况,总结出3大问题:打车停车难、餐饮吃饭难、行车认路难。用大众语就是“路难走、车难停、楼难寻”。此外还有各种难困扰白领:便民健身难、信息联动难、文化感知难等。


    真正影响人们生活其实是一些很小的方面,小到一个吸烟点、无线WIFI点、直饮水点、出租车扬招点、餐饮点、便民服务亭、移动厕所、雕塑小品、演艺舞台、行人标识、停车引导标识、信息发布屏、街道照明、无障碍设施、健身步道等等。但是正因为这些和我们最直接接触的小东西,才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而作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城市、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总是忽略忽视他们。

《园林》:针对上面你所提及的关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选泉:
以前面说到的金融城白领面临各种“难”题为导向,借鉴了国际金融城建设管理经验,同时运用了我们主持的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的设计成果和运营管理经验,系统研究并设计了陆家嘴金融城公共空间“八大功能系统”:公交候车系统、便民服务系统、金融标志系统文化展示系统、标识引导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夜景照明系统、街道步行系统。再从这8大分系统细分出22个专项实施载体,从2011起分系统分专项逐一对小陆家嘴金融城公共空间进行实施改造,最终实现有“个性”和“人性”的“精致陆家嘴”。

       

   

 公交候车系统方面: 增设“金融城1路”环线巴士,解决白领上班“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出租车扬招系统,首期建设了7个智能出租车扬招点,新的候车亭增设排队区、靠座、无线上网、信息发布等功能提升等候体验。

 
    标识引导系统方面:优化行人标识指引系统,首期分级别增设了61块综合导示牌、17块立杆指示牌、12块地图信息牌 、7块出租车扬招牌。解决访客游客“认路难”问题;优化停车引导系统,利用陆家嘴办公大厦地下车位资源,设置2级停车诱导屏,并将它纳入城市智能系统。缓解“行车方向不明”、“停车难”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路名牌的设计上,沿用2006上海APEC峰会间我们设计出的浦东新型道路名牌,采用了“一杆两牌直角式”,能指示交叉道路信息,在文字内容上增加了路段的门牌号码信息,运用“蓄光型自发光发光”材料,增加信息的夜间识别性。虽然这是一个小小举措,但是社会反馈很好。路名牌虽小却不小,它能反映城市道路设施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信息发布系统方面:增设不同类型LED信息发布屏,大屏提供金融股指信息发布;中小型信息屏可提供天气、活动、演出等信息;合理设置WLAN热点85个,实现陆家嘴的“无线金融城"。
    文化展示系统方面:该区域将打造多个固定和临时演艺活动舞台。首期在陆家嘴中心绿地配套完善了“陆家嘴夏季音乐节”的临时舞台和座椅等设施。将利用陆家嘴西路富城路公共空间,进行有主题化生活化的雕塑展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雕塑巡展。
    在健身难的问题上,我们将打造健身步道满足白领步行、慢跑或疾走休闲健身的需求。设计为“环一道”,首期公园环即对陆家嘴中心绿地进行改造,增加800多米易于行走、乐于停留的林荫健身步道。


    便民服务系统方面:增设4处综合便民服务亭、志愿者服务中心,在陆家嘴环路上增加交通辨识性的花箱,结合绿地设置多个早餐服务点、4处免费直饮水点、2处移动厕所,2处公共吸烟站、5处雾喷降温点等人性设施。
    其实这些都是小的方面,即使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以极大地方便市民,但是如何将小的设计做到精致,做到以人为本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陆家嘴有知名的中心绿地,虽然大但使用性可达性差,有美丽的滨江绿带但间断对内没有连续,有繁忙的街头但却没有可停留的绿地。针对问题,改造道路“线性绿地空间”,协调楼宇置换出“块状绿地空间”,并将线状,块状公共空间有奇机串联,整合,最终形成呈网络斑块分布的“陆家嘴口袋公园系统”,他们面积小,但安全、尺度宜人,内设人性实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充满活力和人文情怀。目前已经建成了东方明珠旁的“锦庭雨洪花园广场”、大华银行前的休闲绿地、竹园商贸区东方国际大厦旁的午后休闲花园、金洲街银洲街东城路区块线性公共空间提升、陆家嘴西路富城路区块线性公共空间提升等。目前正在实施的是中国最高--上海中心大厦的外环境设计,我们以功能导向在上海中心四周构建一条曲线的白领休闲、健身步道,在其中有序穿插精致的休闲服务空间,并置入除霾降温、吸烟站、直饮水、雨洪等人性化设施。

  

“以人为本”

《园林》: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人们对于自然体验的需求明显加大,再者一线城市人口剧增导致原来的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你认为未来的公共空间应当怎样解决此类现象?


  选泉:
  今天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对城市公共空间来说,城市土地资源高度稀缺所带来结果就是面积数量稀少,可达性差等问题,城市绿道(Greenway)可以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尽管绿道不是解决所有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通过城市绿道多功能目标的实现,为实现更合理的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创造宜居环境提供可能。我们选泉设计另一位创始人就是研究城市绿道实现策略层面的,以达城市公共空间的集约有效。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视角,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的趋势呈现逐步走向绿色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城市绿道的构建,从宏观空间层面上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网络协同效应目标,从微观绿道载体层面上,通过多功能的叠加,实现占用少的土地实现更多功能的目标。总而言之,通过城市绿道的建设与保护,强调绿道的连接性,促进开放空间网络的协同效应,来对抗圈地式保护模式的脆弱性,强调更为主动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功能的看待城市开放空间。
    未来解决城市公共空间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城市发展的思路,是从经济以及交通快速发展的单一思维还是从生态保护,人本化关怀,创造一个开放空间连续系统的多思维角度。城市绿道就起到这样一个思路转变的作用。

《园林》:针对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你认为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通过哪些措施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选泉: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被政府定性为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作为设计师我想从“设计技术细节”角度来看看是否存在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减少悲剧发生的后果。2007年开始启动的上海外滩城市滨水区改造,方案阶段采用国际竞赛(7家境外3家国内),重大设计项目必然由境外机构中标国内设计机构深化实施,我们姑且不谈境外机构的设计优势,有一点值得注意,外资机构对“中国人口众多”的中国国情没有实质的概念,对外滩人流多到什么程度没有确切概念。这就像上海世博会许多国家自建馆对中国人流没有概念,没有或者象征性建设排队等候区,面对“汹涌澎湃”潮水般的人流,让中国武警出场维护秩序,要不热门馆的排队人流侵占公共广场顺着展馆绕好几圈圈。外滩这一重点城市的特殊地段的滨水区改造更多从景观绿化、休闲空间、步行系统、历史人文、地下空间、机动车交通角度考虑,而对于外滩这个中外闻名的旅游圣地所面对的超高密度人流问题,需要采取得设计措施和空间应对策略缺少深入思考。

    反观,我们主持的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作为一次有预谋的“高密度”事件,设计从一开始就关注到高密度人流对场地设计的影响,世博前期做过人流分布的计算机模拟,对每个地块出入口宽度根据人流测试确定跨宽度,设计以功能为导向,在规划初期就对人流进行测算,结论是在一平方米中能容纳的极限是4.6人,设计考虑到到80万/天的极端高密度人流(事实是出现了103万人流高峰)。因此在场地设计中要求外部场地空间设计基本以平地为主,几乎不设台阶,也不设任何水体,场地上的许多配套设施如坐凳、遮荫、舞台、厕所等尽量采取可移动和可快速装卸的特点。针对极端高密度人流与高温天气,在非餐饮高峰时段开放餐厅,让人就坐避暑;地块间楔形绿地不种灌木,便于人流应急疏散和通风。


    当然,与世博会稍有不同的是,外滩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人流的来去是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测的,但并不代表它无迹可寻,上海市黄浦区公安局局长周正在2014年《公安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就显示,外滩高密度人流是始终存在的。出事的“陈毅广场”这个点是可以预测,官方定位为“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区域”,因为是欣赏外滩建筑群以及浦东陆家嘴建筑群的最佳观景位置,从当天晚外滩风景区的人流量达到了31万人,整个外滩景观带的总面积只有才只有15公顷,事发时人均场地面积只有0.48m2。因此针对外滩陈毅广场超人气高密度人流场所,同时它还是人流聚散转换的空间,要注意设置大的衔接空间(官方的陈毅广场面积大概是2877m2);尽量不要设置台阶,而采用大型缓坡上升的形式;如果非要设台阶,就需要考虑更多的辅助设施或应急措施,去减少外滩此类事件的发生。例如通过在中间增设分流的栏杆,两侧利用交警辅助引导人流;一旦人流密集超过管理极限,就需要在旁边设置一条紧急通道,就像高速路上的快速撤离通道。如果这些通道在没有事发的时候利用率低,且影响设计整体,那可以借用现有措施,比如通往地下停车场的通道,我相信一般人不会去地下停车场逛的,所以它相对于景区,人流量低,所以在未来,地下车库的通道需要和应急车道、外部空间整合,和景区整合,可以让人从应急通道中撤离,让救护车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更详细内容,请访问选泉设计博客与微信:细节决定生死--2015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设计细节反思)。
    因此这次的外滩踩踏事件也在警醒设计师,我们眼里不能仅仅只盯着“大规划、大项目”,也要脚踏实地关注以人为本的细节。一个细节,微观的东西没有关注好,往往会引发大的问题,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中国快速城市化给设计师提供一生难求的机遇,可能是出于经济等原因,很多设计师觉得只有大尺度、大项目才“有可为”。这本无可厚非,老子说: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我认为所谓“大小”只是相对而言, “小”也可“有为”。但是恰恰是小尺度才能与人的尺度相关,真正反映出是否做到“以人为本”。外滩踩踏事件也在警醒设计师,中国城市化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从不缺乏的绚丽的设计理念,而是脚踏实地的实实在在的实施,哪怕是小小的人性化设施,关注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关注“细节设计”,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就是选泉设计所倡导的“小而美、小而精”,关注细节并做到极致。

--------上海选泉设计--------

www.linoliu.com 

blog.sina.com.cn/linxuanquan

精专小美   无为景观

园林景观 丨 装配式花园阳台 丨 建筑设计 丨 城市街具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Smart city street furniture    Architecture 


2010上海世博会  陆家嘴金融城更新 上海中心大厦外环境  

        公共空间总设计团队

Email: hr@linoliu.com   QQ:2644105441

TEL:86-021-51796296



友情链接:选泉设计博客  
我要啦免费统计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沪ICP备1304027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