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位-—总设计师林选泉揭秘上海世博公共空间设计
Oversteping Itself
——Chief designer Lin Xuanquan explain Shanghai Word Expo design of public space
□采访/撰文 中外建筑记者 宁忠意 NING Zhongyi □摄影 林选泉LIN Xuanquan
发表《中外建筑》2010年10期
出位:源自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出位之思》。出位,越位,超越本分,既在其位又不在其位, 既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身在其位的越位、移植与转化。
——题记
【设计师简介】
林选泉,男,福建大田人,1978出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2010年度上海榜样十大人物。2005年林选泉大学辞教后在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立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室,设计上倡导“无为景观”,发展上力求 “产研一体”。
至今完成相关规划设计69项,其中主持主创的12项国际国内投标都获得第一名。出版专著专刊2本参编专著2本,在《建筑学报》、《中国园林》、《中外建筑》、《建筑技术》、《景观设计》、《中外景观》等期刊发表论文与作品30余篇,并多次参加中外相关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做学术报告。规划设计的重大项目得到《中华建筑报》、《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中外建筑》、《外滩画报》、《新民晚报》、《生活周刊》、《东方早报》、《新闻晚报》等10余家媒体的专题报道。
近年主持主创的“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上海世博会浦东场地设计、世博会协调区建筑与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规划编制”在国内外竞标中均获得第一名。特别是2008年第一名中标并承担的 “上海世博会临时展馆与配套设施景观设计”, 因在世博设计中的突出贡献,被授予 “上海市世博建设功臣”称号,林选泉团队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五一巾帼奖”。
主持主创的规划设计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上海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上海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上海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十余类奖项。
----------------------------------------
“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清晨的菜市场上,你会见到手托着豆腐,三个两个地立在那里谈论着国内的新闻……” 贾平凹在《西安这座城》中深情款款地陈述着公共空间的基本内涵。
或许,我们依稀想起:村头的大树下,井口旁,场院中;城镇的集市庙会,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自然而然地聚会着的升斗小民,谈些家长里短、男男女女、流言蜚语,间或夹杂些许关于社区、甚至“天下大事”的话题。
或许,我们也能浮现:空旷的广场上,静穆的礼堂前,宽阔的街道上,往来的人们,相机前的笑脸,翩翩旋动的舞姿,矫健运动的身影。
或许,我们惬意于花园式的小区,流连于林荫夹道、鸟语花香的公园,或漫步于细风吹拂的江边,浸染于朝露与晚霞中,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在由无数冰冷的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隙里,在人们对生活质量渐次上升的追求中,人的加入使公共空间呈现出鲜活迷人的风貌和无限的内涵。
作为世博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伟大盛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空间设计究竟是怎样的呢?设计师是如何梳理繁杂的设计内容的呢?如何考虑公共空间的临时性,使展馆之间、场地空间与展馆之间及配套设施之间有效地衔接起来呢?如何让漫步其中的游客,以及展馆外排队的游客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美景,从而准确地诠释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呢?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世博开园两个月后的某个略显空闲的时间里,笔者 “逮”住了上海世博浦东场地公共空间设计总设计师林选泉先生,终于聆听到了这些精彩背后的精彩故事。
“无为”的世博景观设计
上海世博官方陈述中,一直强调世博会是“特殊的重大城市事件”,对世博场地设计也称为“特殊的有别于一般的景观设计”。因此,对于总设计师林选泉来说,首先要明确世博场地设计的角色定位和主旨,并梳理和勾画出整个体系。
宁中意:世博园区我进去过很多次了,各个展馆如颗颗晶莹剔透的明珠,而公共空间却像一条条缎带将颗颗明珠有机地串联起来。由于世博是特殊的“城市事件”,在世博公共空间的设计伊始,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项目的?
林选泉: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已不再遥不可及。人们对世博的关注应该会从实体展品转变成对交流空间的重视,外部公共空间将为大量的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 “全球狂欢”以及消费的场所。当外部公共空间的身份同时又为各式展馆提供“背景”与“环境”时,其物质实体、空间格局等将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它是以参展国家为主体,在项目主体多、设施种类多、边界不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综合复杂的特殊项目.
宁中意:既然是特殊“城市事件”下的特殊公共空间设计,必然有别于其它城市公共空间。你是如何定位世博公共空间的?
林选泉:世博公共空间要面临日均约60万的高峰人流,和室内展馆容量(日约12万人)有限的双重压力,无疑成为承担主要人流的 “容器”。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也是一次“室外世博会”,当展览不再仅仅是“展品”同时也是文化与城市生活理念碰撞的时候,就不仅要重视室内的展示空间,更需要营造一个快乐交流、体验互动、文化多元的公共空间。
因此,世博公共空间设计要在合理有序的落实大量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满足为展馆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的休闲活动、排队等候以及人流疏散等功能需求,同时进行合理高效的人流组织,将高密度人流在高温等恶劣气候,以及有限的室外空间条件下的被动等待,变成积极的参观游览,将“等候”、“参观”和“互动”、“游览”成为室外空间的主体行为。
宁中意:那么,世博公共空间与世博场馆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林选泉:世博园里的许多展馆极富创意与张力。从空间结构而言,如果说世博园内的展馆建筑是“图”,那么外部公共空间就是“底”,是“背景”与“环境”的关系。世博公共空间就像一个大容器,把所有建筑与设施等容纳其中。传统的设计更多注重的是将容器的外皮做好,而我们要做的核心,是要保证这个容器里的东西正常有序运转。这样,面对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宁中意:在这种“图”与“底”的关系中,你希望这个“底”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林选泉:前面说到,世博公共空间这个“大容器”的“有序运转”,首先要衔接各个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设计便具有动态性了。除 “一轴四馆”保留外,其余要拆除,使得世博公共空间具有了临时性。其次,设计的内容比较庞杂,除了展馆区内所有的广场系统,绿地系统,高架系统、夜景系统外,还要落实30多种配套设施。最后,还要面对高密度参观人流的压力,以及会展期遭遇的梅雨、台风、高温等灾害天气的影响等,所有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逼得设计师要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诚然,人们的主要注意力会被那些创意奇特的展馆、展品所吸引,展馆无疑是主角。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容纳这些展馆的“大容器”安全有序的运转,不能设计好与“图”相协调的“底”,无论个体展馆如何张扬与眩目,都不能取得世博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宁中意:世博公共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林选泉:世博公共空间包括246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区地块所有广场和楔形绿地。具体来说,包括广场系统,绿地系统,高架系统、夜景系统以及配套设施系统等。其中广场又分为五大洲主题广场和14个展会广场,绿地分为楔形绿地和广场绿地。
世博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都直接体现在场地中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并满足游人在世博围栏区内安全而有序的活动。除设置合理规模的四大设施:餐饮、购物、功能与援助、厕所外,同时针对上海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流,还有一些人性化细节:如遮阳、降温、直饮水、坐椅、以及对演艺空间、夜景照明、标识导向、预约机、银亭信息亭、信息发布、广播监控等30余项配套设施。
所以,世博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项特殊复杂的综合设计研究工作,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宁中意:如此复杂的设计内容,是以哪方面为设计主线,然后串起其他内容的呢?
林选泉: 从世博整体空间结构和前面所提的“图”“底”关系来看,世博场地设计主要是广场与绿地两个系统,贯穿它们的一根主线在老子“道德经”里找到了完美答案:“天下万物生与有,有生于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种从对立面中寻找“和谐共生”的朴素美学思想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启发。落实到具体设计形态,广场空间布局采用“方正、秩序” 格局,而绿地空间布局呈“曲线、自然”格局,两者在对比中形成和谐统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用朴素的灰色“网格”基底容纳张扬而又形态各异的展馆,馆外公共空间设计不作太多花哨多余的设计,以满足功能为己任的思维方法。就这点而言,我称之为:世博景观的“无为设计”。
从世博场地设计内容与定位上看,另一根主线是“从布景舞台到未来生活,营造多元体验的世博公共空间”。
无论怎样,设计必须始终贯穿 “功能导向第一”,经济实用不摆“花架子”,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利用,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才兼顾景观的艺术效果,强调全园设施、风格的统一和环境相协调。
构筑合理的广场体系
世博公共空间中,众多各具特色和功能的广场,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如一个个链条,有效地串起了各个展馆之间以及展馆和各个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并有序地组织和疏通了交通和人流。因此,构筑合理的广场体系成为整个公共空间设计的重中之重。
宁中意:整个世博公共空间中,众多的广场是人流交通的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如何安排这些广场的布局呢?
林选泉:广场体系整体上以网格的形式吻合城市肌理,形成方正、秩序的空间结构和明确的方向感,适应世博会高密度人流,同时与曲线、自然的楔形绿地对比达到世博场地空间的和谐统一。
宁中意:这种“广场体系”空间是如何划分和界定呢?
林选泉:按照功能要求,每个展会广场空间可以分为:交通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广场核心空间,遮荫休憩空间,演艺空间以及部分展馆的室外展示和等候空间。其空间界定主要采用铺装的纹理与色彩来实现。
宁中意:可以介绍下这些广场的设计构成和功能么?
林选泉:“广场核心与演艺空间”包括主题广场与组级广场,内有演艺空间和观演空间是人流集聚的重要公共空间,广场边缘区域结合遮阳降温设置集中休憩区。
“交通性空间”包括高架步道和将参观者进出广场且与高架、道路、相邻地块进行连接的线性交通性空间,采用导向性较强的线性铺装纹理。
“过渡性空间”是联系各空间的主要界面与基底,采用6m*6m灰调网格状,形成秩序的空间,具有方向感便于引导人流;融合形态各异的展馆同时便于整合各种设施布点要求。
宁中意:在整个广场体系构成中,那些广场是重中之重呢?
林选泉:在广场体系中,240多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展区内广场主要包括了主题广场和展会广场,这两类广场是广场系统的核心与重点。
宁中意:在世博场地林选泉BC片区,各个国家馆根据地理位置分布,每个洲都有自己的主题广场,这几大广场通过哪些设计语汇来体现各自特色的呢?
林选泉:由于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同时从抽象的文化理念到景观的空间载体的表达也具有一定难度。
世博场地十一个地块设计分别体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文化特色和环境氛围,我们尝试从各种视角寻找答案,通过对各大洲最直接的印象元素进行抽取,归纳各广场对应的最切合的设计语汇,选取了自然环境元素与空间文化意向元素来表达五大洲文化,最终提取“大洲的性格、自然环境、材料与植物、色彩”这5大元素进行空间载体表达。
宁中意:请简要介绍下这些特色吧。
林选泉:亚洲广场用“水墨“元素形成黑白灰空间,用“竹阵、竹伞”构成内敛含蓄的东方空间体验。大洋洲广场让自由曲线形成“海洋岛屿”,描绘出一幅温婉宁静的土地画面。欧洲广场提取了拥有欧洲客厅之称的“圣马可广场”线条形成秩序严谨的空间感受。美洲广场上生长出热带雨林里的苍天大树,这抹浓绿与自由包容的文化共生。非洲广场以“撒哈拉之眼”和“沙漠绿洲”为元素,用黄色和斑纹与的非洲馆立面呼应,释放出热情奔放。
五大主题广场内的核心空间,设置了“体验单元”。体验形式为结合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互动技术,让观者从五感上全方位得到体验,实现展馆活动的室外互动。
五大洲广场及组级广场,设置表演舞台,同时在一些外国国家自建馆外开辟国家的户外展示空间。演艺内容以展示主题风情歌舞活动以及户外音乐会和演唱会为主,以及小型的文化演艺活动,缓解馆内人流压力,实现展示空间向交流空间的转变。
宁中意:除五大主题广场外,你前面提到展会广场也是广场体系核心之一,可否大致说说?
林选泉:除5大洲主题广场外,20几个不等的展会广场遍布于246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展区外,也是广场系统中的重点。展会广场是展馆之间和展区之间的室外广场空间,主要为各展馆区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休闲,各展会广场合理安排餐厅、购物、援助等配套设施布局,梳理演艺、休闲、聚散空间关系,组织人流、货运交通线路并为观演、转播等预留面积。
宁中意:提到组织交通和人流,我想还应该有其他广场与之协调吧?
林选泉:是的。组织交通和人流还包括高架广场和出入口广场。
高架广场主要包括世博园内各个地块东西向、南北向的临时性高架步道与世博轴,对高架进行水平和垂直的交通设计,进行服务设施布置,处理好与广场、道路、绿地、展馆的4大关系。
出入口广场构成世博园区的前景广场,主要包括浦东园区5大出入口广场。出入口广场设计高效组织世博周边人流进行购票、排队、等候、安检、疏散等,处理好各种交通关系。
烘托绿色的世博氛围
世博园区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绿地,既有永久性的绿地又有临时性的绿地,如何构建合理的绿地体系,采用何种布局,才能达到既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又能维系世博后续利用,成了设计师必须统筹兼顾的问题。
宁中意: 世博园区内的各种绿地,既有景观美化效果,又有辅助园区降温效果,这些绿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林选泉:世博园区内除滨江公园绿地是永久绿地以外,场地中的绿地都是临时性绿地,其设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外部公共空间承受着巨大参观人群的压力,绿地承载了人流通过、休憩的功能,满足场地各种功能要求是绿地设计中最先考虑的因素。另外,室外场地用地紧张,外部公共空间需布设30 余项附属设施,有些设施还需布设在绿地中,遮阳侵占了绿地面积,使广场绿地面积较小、分布零散。总的来讲,广场绿地设计需解决场地限制因素等矛盾。
宁中意: 这里面,既有大面积的连续绿地,又有各功能板块过渡区域的小块绿地,如何来分类呢?
林选泉:世博园区绿地分为楔形绿地和广场绿地两大类。楔形绿地主要是面积较大、形式较为完整的四大块楔形绿地。广场绿地主要是各个地块展馆外的主题广场及展会中心广场中设计的绿地,这些绿地面积相对较小,风格各异,可以说是广场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宁中意:这些绿地的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呢?
林选泉:楔形绿地整体呈“曲线、自然”格局,对应广场空间“方正、秩序”格局,呼应滨江绿地的“滩”和“扇”。通过“水墨,自然”的概念,沿用自然优美的曲线,并在其中引入 “植物通廊”的概念,形成了“曲”中有“直”、以小见大的空间,满足人们的驻足停留。
广场绿地面积较小,分布也较为零散,主要起烘托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主题广场的绿地主要是结合五大洲主题文化的演绎,植物作为自然环境元素与空间文化意象元素的空间载体表达了五大洲文化。展会中心广场的绿地主要通过移动式绿化和绿化小品来营造街区热闹欢愉的气氛。
宁中意:这些绿地设计思路是什么呢?比如植物配置、绿地的形态等。
林选泉:楔形绿地以阵列式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植物通廊,同时也起到了人流疏散与降温遮阴的作用。另外,结合休闲设施适当布置小花境。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体,增加色叶树种,常绿与落叶树相结合,地被花卉选择5-10 月开花、花期长、易养护管理的品种,增加彩叶植物的运用。
广场绿地分固定绿化、移动绿化和绿化小品三类。固定绿化只在五大洲主题广场中设置。植物上选择能体现“大洲印象”的品种。广场内部的绿化大多采用可移动的盆栽、箱栽植物,重点满足功能要求,确保交通集散与观演等功能,结合坐椅形成集中的休憩场所。
打造清凉的世博之旅
世博期间,世博园区将承载大量的参观人流,而展馆等建筑空间所能承担的人流容纳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人流将由场地公共空间来消化。期间还将遭遇梅雨、台风、高温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因而世博场地设计,必须考虑能提供合适的遮阳与降温设施。
宁中意:面对世博期间巨大的参观人流,以及梅雨、高温、甚至台风等恶劣天气,在遮阳和降温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林选泉:世博公共空间将容纳巨大人流,遮阳避雨设施需求量大;场地空间复杂、配套设施多且边界条件不断变化,因此,需要统筹系统布局遮阳设施;在满足遮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由于世博园内多为中小型广场,热辐射较其它类型空间大、空气温度偏高。因此,场地降温设计中,圈定降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体舒适度。即,基于人体舒适度模型,从温度,热辐射,湿度,风速四个因子着手,提高世博场地人群的体感舒适度:降低环境温度、减弱地表热辐射、减少空气湿度、适当增加风速。
宁中意: 这些遮阳避雨设施分哪些类型呢?
林选泉:遮阳避雨设施分高架遮阳、设施遮阳以及绿地遮阳三种形式,其中设施遮阳又可以分为:固定式遮阳设施、临时可拆卸遮阳设施,以及世博运营期间的临时可移动遮阳设施。另外,结合人流特征呈线性连续排列遮阳体系辅助对人流的引导。
宁中意:这些遮阳避雨设施是如何布局并有哪些特点呢?
林选泉:遮阳设施布局综合考虑游客总体分布情况及交通流线特征,并结合各类型建筑设施日照阴影与场地辐射情况,形成结构分明、重点突出的遮阳分级系统。
基于对人流流线的分析,以东西向高架平台为主,南北向高架及楼梯出口以及园区公交形成的南北向人流为辅,呈鱼骨状;遮阳设施布局形式,考虑游客分布及行进方式,总体上形成线性网状的遮荫体系,其中高架平台形成东西向的主廊道,纵横向设置次廊道。并在广场核心区周边设置集中成片状的遮阳休憩区。出入口、楼梯口等场地交通节点避免布置遮阳设施造成人流拥堵。
空间分布上,部分南北向广场利用展馆间的阴影区来遮阳,其余太阳辐射较大的区域用遮阳设施与降温设施结合,针对极端高温与高峰人流时段,采用移动遮阳伞或临时搭设遮阳棚等措施。
同时,遮阳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载体对五大洲文化进行了诠释,增加了公共空间的特色和可识别性。五大洲主题广场中的主题遮阳伞设计,用“竹伞”呼应亚洲“内敛含蓄”的大洲性格以及“河流竹林”的自然环境特征,用“雨叶”呼应美洲“雨林湖泊”的自然环境特征,用“茅屋”呼应非洲文化。
宁中意:针对世博期间的高温天气,采用何种方式来对一些人流密集区域降温呢?
林选泉:降温系统的布局直接关系到场地的降温效果,主要有绿地,广场和高架系统三部分降温系统来组成。
对于地块间垂直于黄浦江的南北向楔形绿地,采用上层乔木呈规则阵列式,下层草坪的做法,既有利通风降温,同时还便于人流疏导。实际中,绿地在场地降温中起不到主要作用,主要还是采用人工降温技术来实现。
现在世界上成熟的降温技术主要有两种:高压雾喷技术和低压两相流雾喷技术,根据水雾蒸发吸热的原理,使用水为原料,利用压力,使水通过设备内部的微孔撞击雾化,形成自然水雾,以达到降低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的效果。
根据温度、热辐射、湿度、风速四个方面综合考量,我们最终选择了低压两相流喷雾降温技术。试验表明,低压喷雾点周边6米内能降温5-6℃,水雾粒径控制在40~80微米,可部分沉降到地表和人皮肤上,减少热辐射,同时在降温覆盖区内人工送风,增加游人的体感舒适度。
这些降温设备与遮阳伞结合使用,使基于人体舒适度的“降温”效果非常明显。
宁中意:具体布局方式有哪些呢?
林选泉:具体布局方式有以下几种:
广场核心区旁,结合集中成片的“固定遮阳伞”和“移动树阵”构成广场“遮阳休憩空间”,采用低压喷雾设备进行降温。悬挂型终端结合附着物主要应用广场带遮阳棚的休憩空间,立柱型终端主要应用于带移动树阵的休憩空间和演艺空间中的观演区。
考虑在广场上人群行走方向的不确定性,降温设备的布置也无法确定,只能选择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广场通过性空间结合移动式遮阳设施布置喷雾终端设备,使其成为喷雾降温覆盖的降温通道。
贯穿于世博场地主要东西向的高架步道除了交通功能外,也适于作为休息空间。结合高架下的步行通道顶棚,东西向每2米一个,南北向每1米一个高压喷雾点,并适当利用加风装置,在高架底下形成荫凉的通道。
营造璀璨的世博夜景
白天的世博固然精彩,璀璨迷人的世博夜景更令人陶醉。如何架构庞大的照明结构体系营造出温馨宜人的世博夜景,达到既经济实用又节能环保的效果,考验着设计师的美学智慧和专业间的协作能力。
宁中意:世博的公共空间布设了众多的照明设施,它的总体架构有什么特点?
林选泉:世博场地公共空间在夜景空间布局上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夜景格局。
点:五大洲主题广场舞台照明是夜色下整个场地中最为绚丽的焦点,各中心广场舞台周边也吸引着大量游客驻足参观。
线:高架平台照明为照明设计最主要的轴线,场地中纵向及横向的通过性空间照明是构成园区照明网络的脉络。
面:场地中大面积过渡性空间的安全性照明及景观绿地中的安全性、生态型照明,是场地夜景的总体基底。
宁中意:按照这种布局,会达到什么样的照明效果,这种架构又是以什么地方为核心的呢?
林选泉:根据这种布局,世博夜景将呈现出多层次、网络化的夜景格局。同时,以“一轴四馆”为夜景照明核心,周边地块的照明积极衬托并与之交相呼应。建成后的夜景照明将呈现明显的显- 隐关系, “隐”为夜景设计的主要特征,于“隐”处体现对动植物影响的避免,对散光眩光污染的积极控制。
宁中意:事实上也达到了设计效果对吧。那么,当初设计时的基本立意是什么呢?
林选泉:对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想,夜游的游客能体会到。
设计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从夜景照明角度来度诠释“生态世博”的理念,着力体现“和谐与现代的城市精神”,以人性化照明为宗旨,营造安全舒适的城市照明环境,充分体现世博会特色;以高效节能为原则,推广绿色照明技术的应用和示范,营造高效节能的世博园区夜景照明体系;以创新为目标,体现照明技术与光艺术具有开创性的设计思维,赋予新颖、美观、有序的夜景意向。
宁中意:我想,这中间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夜景照明的照度、色温,各具体空间的照明要求等。
林选泉:是的。场地公共空间的照度依据不同的空间性质而数值不一,活动活跃程度越高的区域其照度越高,交通功能性强的区域照度也应适当提高。光色范围则结合不同空间类型,采用两个等级对色温进行控制,营造出不同的照明环境。当然,具体要根据各功能空间的要求来设置。如广场核心空间,是广场夜景视觉中心,照明要配合舞台观演做到明暗有致,与舞台灯呼应。部分带体验单元的核心区适当采用互动与智能照明技术,增加户外夜间游览趣味。广场休闲空间的光环境尽量柔和,为游客驻足休息带来舒适感,并以射灯对遮阳篷顶部或树箱花箱进行照明以突出其形态美。
宁中意:灯具的设计、选择和具体配置让你们颇为费神吧,中间少不了与照明设计师的协作对吧?
林选泉:这么专业和繁杂的照明设计确实已经超出了景观设计师的专业范畴,通常景观设计师只是做到布局与灯具布点,之后就交给电气工程师。在世博夜景照明中,我们通过与电气工程师协同设计,不但深化到整体与个体的照度、亮度、色温,而且细致到光源的选择、功率的确定,甚至是配光曲线、灯具效率等参数的设定,并努力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设置人性的公共设施
世博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除了场地设计本身外,设计师还要细致地考虑参观人流的停留休息、饮水、就餐、如厕、信息获取等要素,从方便和人性的角度来合理安排必需的公共设施。
宁中意:世博期间,面对巨大的参观人流,肯定要考虑游人的休憩,因此座椅的设置是免不了的。这些座椅是如何来配置的,又有哪些形式呢?
林选泉:座椅设计中,椅子的数量如何确定,空间如何布局,单体座椅怎么设计便于拆装组合,椅子如何和遮阴结合,什么样的椅子利用率最高,人行走多长时间才需要坐下休息,原来做景观设计没有人系统研究这些,我们做了仔细的研究。当时世博控规要求每平方米2座,我们通过人体体能数据分析得出的数据每平方米6.5座才能基本满足世博会高人流量,并且建议在运营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在重点区域增加座椅数量为游客提供方便。
这些座椅主要分布于主题广场、组级广场、场馆周边、高架遮阳区、绿化区等共五大类区域,并结合各功能区设计不同的风格,如主题广场中的座椅抽取各大洲的文化元素, 将坐凳功能与雕塑功能结合起来,呼应五大洲的文化,达到功能与美的统一。
世博场地的坐凳,主要选择再生木和竹板,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
宁中意: 世博运行期间要面临相当长时间的持续高温天气,而世博局又明令禁止游客携带液态物品入园,那么如何解决游人的饮水问题呢?
林选泉:游客的饮用水包括公共空间各处免费提供的直饮水以及需自行购买的饮料与乳制品等瓶装水。直饮水需求量的设计费了很大劲,我们查阅了很多国内外的资料,都没有一个很确定的数据,支撑日均每人喝水量和喝水频度以及每次喝水时间。我们结合相关厂家的数据并根据自己的实验确立了这些数据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计算整个园区室外直饮水龙头需求总数,达到两千余个,考虑到接水龙头的使用率较高,最终实施饮水、接水龙头总数共1508 个。直饮水项目将节省近350 万吨自来水和2 亿多个水瓶,并减少1760t 二氧化碳排放。
饮水点服务半径结合明确后的龙头数量及场地设计实际情况设计为100m。158 处饮水点分布于园区各处,远离广场核心区,布置于集中休憩区、绿地空间,减少对参观人流快速通过带来的影响,同时利于游客寻找及使用。
各饮水点采用成品不锈钢的单机直饮水机,每组直饮水机有50cm、70cm、90cm 三种不同高度,以满足残疾人、儿童等不同参观人员的用水方便。直饮水龙头的喷嘴倾斜安装并设防护装置,接水龙头可供游客用自带水杯或水瓶快速接水饮用。运营期间,考虑细节的人性化,每台饮水机前张贴《饮水机使用指南》。并在每台直饮水机上增加遮阳伞。
作为直饮水的补充,可口可乐与伊利公司在园区内各地块中的购物、餐饮等公建服务设施中设立了多处不同规格的直售点及自动售贩机,部分展馆也设立了数处售卖亭,为室外排队等候、观演与休息的游客提供饮水需求。
宁中意:如何保证直饮水的卫生呢?
林选泉:直饮水的水源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饮水机通过“超滤膜”起到终端净化的作用,滤除自来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水质标准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布的《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为确保卫生,期间设备维护人员每天定期对直饮水喷嘴进行消毒,此外,园区在管网末梢用水点或直饮水用水点处设立了13 处直饮水在线监测点,进行24 小时监控分析,检测项目包括:游离氯、总氯、浊度、电导率、pH 和温度等。
宁中意:关于喝的问题是解决了,而且保证了卫生。游客这么长时间呆在园区,除了携带少量食物外,势必还要在园区就餐,就餐区域是怎么确定的?
林选泉:这方面不属我们设计范畴,总体上来看,我感觉是“块和点”的网络状,“块”上看,园区有一个餐饮综合服务中心,是在浦东B06地块,是中华美食集中营,汇集中华八大菜系美食和33个省市区的风味特色小吃。“点”上看,园区分布有11个便利店(出售包装食品、快餐、无糖食品等)、6个面包房、80个特许产品零售店,以及120个饮料冷饮售点等。此外各展馆内还有约80个中小餐厅。
宁中意:吃了喝了,就肯定会有排泄,这么多的人在里面,如何从方便的角度来考虑游客的如厕问题呢?
林选泉:呵呵,当然,这里也是一个矛盾,“喝”的多了,“排”的也就相应多了,对厕所的要求要解决得非常“方便”。
园区厕所分为附属式、独立式固定厕所、建造式移动厕位,共有1.1 万多个厕位,除去馆内、出入口外公共空间的广场,馆外公共空间的厕位约6000 多个,其中有1000 个为建造式移动厕位。其中浦东园区十一地块共计布置建造式移动厕位700 多个。
这些都是根据男女如厕的时间不同等因素建立模型计算出来的,独立式固定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定为1:2.5。建造式移动厕所用以应对高峰人流时的需求和调节男女厕位需求的平衡,布置在固定厕所旁边,以每排12 个厕位为模块布置。
宁中意:这么多人在里面,一天的垃圾产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如何保证园区内的公共卫生,合理设置垃圾箱的位置至关重要,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林选泉:这方面自然要做非常细致的考虑。
世博园区内废物箱分为:固定分类废物箱、可移动大容量分类废物箱。另外在世博轴两侧永久展馆区设置了先进的气体输送垃圾系统,采用半地下室建筑,建筑面积约1500 平方米,共计有53 个智能化垃圾投放口,每天能够收集生活垃圾60t。
根据预测的人流密度,将固定分类废物箱的间距布置为30m ~ 50m,布置于易寻找但不影响交通的边角区域,如浦东11片区共计499组;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设置可移动大容量分类废物箱,主要在用餐时间布置于餐饮、小卖部、休息区域,垃圾由新能源小型收集车收集运输。
宁中意:中国烟民的数量是世界最高的,游客入园时也是不允许携带打火机之类的点火器具的,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为烟民留一寸之地,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呢?
林选泉:根据世博安保要求,游客进世博园区是禁止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器具的,为了满足烟民的需要,在世博园内设置了众多的吸烟点,各吸烟点都配置点火装置。吸烟点布置在园区固定厕所或建造式移动厕所旁边。吸烟点主要由灭烟器、烟灰(烟蒂)缸、点火器三部分组成。根据地块大小每个地块设1 ~ 2 组,每组2 台,每台配有4—6 只点火器。
有意思的是,运营期间,许多游客并没有在固定吸烟点吸烟,那吸烟人的“火源”从何而来?通过了解发现大众的传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设计层面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宁中意:这么多的人流,产生的这么多的垃圾,加上世博期间的高温天气,势必要防止苍蝇蚊虫对游客的侵袭,这方面是这么做的呢?
林选泉:这种细节我们设计中也做了考虑。世博园内设置了200 多套太阳能黑光灭蚊灯。诱虫灯管采用蚊虫喜欢的350-450nm光谱。壁挂式布置于休息遮阳蓬下,插入式布置于绿地中。,这种灭虫灯采用太阳能能源,能智能检测光线强度,天暗自动开灯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不低于5 小时,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不低于三天。
宁中意:这么大的世博园,如果没有指示标识的话,我想,游客进入后怕彷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摸不清方向,如何向游客清晰地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呢?
林选泉:世博会“标志标识系统”是以参观者为服务对象的系统工程,它分为地图导向标识、引导标识、名称标识、动态信息标识、告知禁止类标识五大类,各大类根据各点功能需求的不同又分为15 小类型。其主体框架为,设定正门出入口为行人的活动起点(大节点),用导览图和引导标识向观众提供综合信息导览服务。同时在观众到达目的地场馆或目标设施的途中,在其动线的主要分叉点处设置中节点和小节点,力求与起点信息一体化呼应,引导观众顺利到达目的地。(注:标识系统由我们协同日本株式会社GK 公司设计,我们主要负责标识系统布点及强电配套。)
宁中意:恩,作为游客比较关心与自身关系较密切的设施,还有些什么不为大家熟悉的配套设施?
林选泉:还有很多。比如为调控客流,像中国馆、主题馆、演艺中心、部分热门展馆等实行预约参观方式。因此,我们在园区设置了22 处预约点,安放了180 台预约机,并详细布置“预约预排队区”。遗憾的是,世博运营期间,预约机并没有“正常”发挥它的的功效。
的悉有机。园区每个地块的公共空间都设置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信息亭,能提供信息浏览查询、园区电子地图、手机应急充电、多媒体播放等综合信息服务功能;同时结合购物设施,每个地块还设置了自动取款银亭;结合援助设施医疗室布置医疗救急车;在合适位置设计了电视和电台转播车。
还有,;台世博园区内布设了平均间距为500m 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可以最快每半小时发布一次世博园区的天气状况。另外园区还设有“无盲区覆盖”的视频监控和广播系统,及时获取并播报园区人流信息及天气信息等。
前瞻后世博开发利用
按照世博会的惯例,世博期间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临时性,在世博结束后都将全部拆除。相应地,世博场地公共空间内各配套设施也具有临时性,设计时必须考虑世博后的处理和利用问题。
宁中意:世博结束后,随着大部分场馆的拆除,世博公共空间设计时,如何考虑后世博时期这些配套设施的处理和利用的?
林选泉:设计伊始,我们就考虑到了世博会结束后的设施的拆卸和后续利用问题,尽可能使用造价低廉、可循环回收材料,减少地面固定设施,尽量采用可移动的形式,比如花箱、座椅、直饮水、垃圾桶、临时遮阳伞、灭蚊灯、地砖等,这些设施都进行过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易于拆卸重组和可以回收利用。另外,采用采购,回购,租赁以及捐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后续利用问题。
宁中意:经历世博这么大的项目设计,一定感触颇多,相信对你今后的设计之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林选泉:景观设计师面对的是大地上各种复杂的综合体,不能仅仅是 “好看”、“眩目”,而且需要你综合全面,甚至是“全能”,要用可持续的观点做好设计。世博项目,很多不属于景观设计师“份内”的事,我们做了。不但要落实世博建设期间的设计,还要考虑世博运营的情况,还要站在使用者、主办方、业主方等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几年世博项目的锤炼,让我锻造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也让我学会了坚持、妥协和自我完善,深深领悟到特殊复杂的综合体设计中,各专业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今后,面对综合复杂的设计项目,有了一种从容和淡定的心态,
另外对之前我提倡的 “无为”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升华。老子说“无为”不是“无作为”,是自知而 “不妄为”,所以对于规划设计,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维持大地生命有机体的健康与稳定。
所以,设计师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寻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