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琴 林选泉 该论文获2009年上海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发表于《建筑学报》2009年第7期 P1-5页 《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论文集》2009/12
《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Asia》 Oct-2008
摘要:探讨运用多视角的方法综合解决在城市重大事件下,具有后工业时代特征的城市工业遗迹滨水带功能更新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目的是建成与周边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活力多样的综合型公共滨水空间,实现城市滨水带的复兴。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白莲泾;后工业景观;规划设计;滨水景观;问题与对策
Waterfron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Bailian Jing River District with Multi-perspective, Shanghai Expo
LIU Yue-qin, LIN Xuan-quan
Abstract:
For rejuvenation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and construction of a vital and diverse public waterfront complex harmonized with surrounding urban ambience, this paper, by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gram for the Bailianjing river area planning", discusse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hich are arisen from the functional renewal of urban industry relics with features of post-industry age and happened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consequential events as follows: flood control and hydrophilous play and rest; continuation of historic context; heatstroke prevention in summer; gathering and dispersing of high density visitors flow; service during and after Expo; harmonization between surroundings and structures as pump, sluice gate and bridge, etc.
Key words: Shanghai Expo; Bailian Jing River;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and measures
1 前言
上海黄浦江两岸,是孕育中国近现代工业的热土,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和起步区,大批的工业建筑见证了上海作为近代中国工业新兴地的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会址位处上海南浦和卢浦大桥之间的城区,跨越浦江两岸。世博会这一重大城市事件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的跨跃式发展。浦江两岸场地需要实现功能的置换,从工业经济向消费经
------------------------------------------------
作者简介:
刘月琴/1978生/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
(上海 200092 liuyueqin999@163.com)
林选泉/ 1978生/男/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室主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设计(上海 201204 linxuanquan@163.com)
------------------------------------------------
济转变,把人重新带回滨水区,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世博浦江两岸成为集观光、休闲、旅游、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滨江绿带,推动上海浦江水上旅游发展,实现城市滨江的复兴(图1)。
2世博白莲泾地区的多视角目标
上海世博园以“一核、一轴、两带、多楔”结构构成园区绿地系统。而白莲泾河滨绿带与世博公园、后滩公园共同构成滨江绿带。白莲泾河地区北临黄浦江,南有世博园内惟一的水系白莲泾,东接世博村,西起世博公园,占地面积23公顷(图2)。现状场地厂房、仓库、码头、船坞等设施林立,有较为典型的工业时代的特征。
图2 上海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不同视角鸟瞰
| 在后工业的时代背景下的,针对这样一种特殊的场地特征,要求规划设计应该突出地域特色,并以生态、科技、文化为导向,体现“三个和谐”的理念,统筹组织世博会期间的具体使用功能以及会后的二次开发利用,并与桥梁、泵闸、驳岸等设施完美结合,建成与周边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活力多样的综合型公共滨水空间(图3)。
3场地问题与景观对策
从工业时代的“惧水”,到后工业时代的“亲水”;从工业时代的船坞、码头到今天活跃的滨水
生态环境问题,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问题,以及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问题的认识[2],白莲泾河地区场地要解决好场地的几大问题,并实现几种观念的转变: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历史文脉延续问题、夏季防暑降温问题、高密度人流聚集与疏散问题、会展期间与后续利用问题、泵闸桥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问题等。
3.1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与对策
工业时代用高堤防洪(多为硬质直立式)等工程措施来捍卫城市的安全,这种防洪之道水与绿的不能交融,自然的水平衡系统被打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成本高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对河道治理的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从瑞士,德国而至日本的对驳岸硬化的反对,提出“自然型护岸”的概念,其次是防洪观念的改变,由原来的“裁弯取直”转而采取 “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3]。
作为后工业时代的白莲泾滨水绿地必须处理好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由此,我们从3个不同视角提出“绿波”构想:宏观视角--城市开放空间与绿地结构下的“城市·绿波”,中观视角--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下的“浦江·绿波”,微观视角--世博园区功能结构下的“世博·绿波”。“波”预示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传递与“后浪推前浪”般功能更迭。我们希望通过黄浦江的“波”的创意理念,来说明今天的黄浦江,水与城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具体设计中通过老防洪墙改造利用、设立自然生态驳岸等方法,构筑不同层次的多样的亲水空间,让人重新回到浦江边,去感受潮汐变化,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力量与美感。
世博白莲泾河地区流淌着千年防洪标准的黄浦江和将作为内河的白莲泾,针对两种不同类型滨江滨河带,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3.1.1 黄浦江护岸空间处理
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为中等强度的感潮河流,每天有两个高低潮位的潮汐现象,多年平均高潮位+3.14m,低潮位+1.29m 。沿江地面标高+4.2m,十年一遇高水位+4.73m,百年一遇高水位+5.18m,千年一遇高水位+5.7米,而防汛墙顶标高+6.7 m。
无论是“一刀切”的浦西外滩防洪墙,还是“两级台地式”的浦东陆家嘴防洪堤,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亲水问题。人只能感受浦江之宽,无法体会潮汐的水位之变。当然黄浦江的亲水问题,不仅是个景观美学问题,更是一个技术问题。
场地中造成亲水困难的最大“矛盾体”是黄浦江沿线2.5m多高的直立式L型钢筋混凝土防汛挡墙,总长达1.7km之余,它们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投资额较大。
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防汛墙能否改造利用以节省投资,体现“勤俭办博”原则?通过结构稳定复核计算,现状防汛墙能满足要求,可充分利用其墙体和基础结构。将路面标高4.70m以上的老防汛墙上段截除(图4)。但是上部防汛墙截除后,如何保证千年一遇的防洪安全?
采用“小挡墙结合防洪堤”方法, 4.70m至5.30m高程处用硬质小挡墙,5.30m以上高程则是土筑防洪堤。堤身堆土采用粉质粘土分层夯实,坡面采用植被护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1级水工建筑物的粘土防洪堤能否满足千年一遇防洪要求是关键,经过水利工程关于“抗滑、抗倾稳定、防止渗透变形的允许坡降和整体稳定”等计算,粘性土防洪堤不会产生渗透破坏满足了防汛要求,这为后面创造多样驳岸多元滨水空间奠定了基础。
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让直立式防洪墙改为防洪堤成为可能,那么如何让防洪堤与多元的滨水景观空间融合在一起是重点要考虑的。具体设计中融入“绿波”创意理念,层层叠叠的坡状防洪堤结合设置在不同高程的滨江开放空间,满足人们对不同“亲水”空间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图5):
(1)台阶入水式:通过局部地段设置层层入水的台阶形成2.2~3.0m的“绝对亲水空间”。
(2)坡地与台阶逐层亲水式:保留场地中大量标高为4.0m的码头,并放置一些临时性的休闲设施、景观建筑物等,形成“次亲水空间”。
(3)滨江步道:在4.7m最高通航水位处,将4米宽的滨江步道设在这个标高上,并贯通整个滨水区域。
(4)主要休闲空间:在5.3m以上空间,设置不同的标高的滨水远眺空间和休闲空间。一些滨江永久的休闲设施、景观建筑可以设置在这个标高上。
3.1.2白莲泾内河滨水护岸空间处理
根据水利规划要求,白莲泾河取消通航功能,并在河口处新建泵闸(合建)一座,承担引排水任务,这样白莲泾成为世博园区惟一内河。白莲泾水位控制与内河持平,常水位在2.5~2.8m之间,最高控制水位为3.75m,地面标高控制在4.2m,因此,千年一遇的白莲泾防汛墙地面以上那部分可以截除(图6)。
白莲泾变为内河后,通过景观策略可以实现滨河空间的亲水与多样,滨河驳岸的生态与自然型。具体措施如下(图7):
(1)局部地段通过内挖形成湿地小岛,既扩大了过水断面积和调蓄库容,有利于防洪除涝及减小河道流速,又丰富河道水体的形态,增强河道景观多样性。
(2)设置多级防洪堤或是采用木栈道的方式实现多级亲水。
(3)为减少开挖节省投资,部分岸线标高与路面平齐,结合部分悬挑平台实现亲水。
(4)除了硬质护岸外,部分护岸可以运用生物工程方法。生物工程技术主要致力于在护岸植被形成之前,运用自然可降解的材料,来保护岸坡。它有养护要求低,生境恢复快,费用低廉,近自然等优点。
该技术目前在上海已经成熟运用(如浦东机场镇生态河道)。白莲泾内挖形成湿地小岛,其护岸处理可以采用“全系列的生态护坡”,即从坡顶到坡脚依次种植湿生植物(乔、灌、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它适用在一些河道的凹处、水流冲刷少的缓坡。在内挖河岸处,可以采用“灌木层插护坡”,即用活的有根或无根枝条按交叉或重叠的方式水平种植(扦插)在斜坡内的土层中。它适用在坡度较陡、表面径流较大的河段[4]。
3.2滨水的公共连续的步行系统
城市滨河要变得有活力,需要鼓励步行交通,并构筑良好的步行体系,具有可达性、亲水性强特点。目前每年参加黄浦江游览的游客人数不及上海游客总数的1%,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江岸线被工业设施大量占据,可供游人自由进出的公共岸线奇缺。由此,世博滨江绿地应体现未来发展趋势,除了还工业岸线于民,体现公共性、多功能有机混合,也要结合滨水空间设置可达性强的滨江亲水步行道,并连接黄浦江、白莲泾各个重要景观节点,向南与世博公园贯穿一体,向北延伸与浦江滨江绿地串成线,形成一个顺畅、多样、亲水、体验的滨水步行系统。
3.3多元的滨水体验空间
活力的滨水区需要多功能有机混合,在滨江带4.7米最高通航水位以上构筑以“雾、林、竹”为主题的体验单元,形成雾之园、林之园、竹之园,形成节点停留空间,满足人流休闲、游憩需求(图8)。
此外,沿滨江设置许多其它功能不同的体验单元,如工业码头置换成的多功能亲水广场、船坞改造成跌水生物净化展示区、更新保留塔吊而形成的观景台、隐匿在绿坡中的滨江茶室、咖啡吧等等。
上海的个别景观河道如张家浜,常有游泳溺水事件发生。因此黄浦江的滨江安全设施必需要考虑,形式可以多样,空间视线上要做到阻而不隔。除了设置具有海滨特色的防护栏杆外,可以用树篱来庇护安全,也可结合景观小品如栓船铆来设置防护措施,并隔一定安全距离设置救生圈等救生设施。
3.4场地文脉的延续问题与策略
城市旧工业滨水区的特点是他们往往见证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某个历史时期,其场地中往往保留有较为丰富的城市历史痕迹,依附于这种特定条件下的滨河景观带就多少要烙上这种时代的表征,也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具备了场地所独有的特征与个性。针对这一复杂的场地中关于文脉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进行积极的主动创造性行为。
通过分析与总结,解决好该工业遗迹历史文脉延续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实现:
(1)工业片断保留(图9)
场地中由于原工业基地的特征,常具有些极具特征的工业构筑物,如工业时代的大烟囱、变电站里的一些工业构件等可以保留,经过艺术加工成工业雕塑。
(2)功能置换(图10)
场地中大面积码头,亲水性好,通过结构安全验算,结合其特征完全可以置换成为多功能的滨水“休闲广场”,或是具有场地工业特征的“文化广场”。如在码头上设置可拆卸的绿荫棚架,并设置观景、休息、茶点、出租、问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处于场地东北角的上海爱德华造船厂的船坞,通过功能置换成为“跌水景观生物净化展示区”。船坞全长170m,高差2.2m,设计利用船坞原有高差,将船坞主体部分设计成5层不同水位的跌水景观区,最后一层区域与黄浦江连通,每个跌水层均覆土并种植适应相应水位的耐污吸污能力强的挺水植物,通过水的流动和水生植物的作用,使水体曝气复氧,水质不断净化。
各层种植植物分别为:黄菖蒲与溪荪、野茭白与慈菇、水葱与菖蒲、花叶芦竹、芦苇,使整个跌水景观区从精致逐渐向野趣过渡。木栈道贯穿整个跌水景观区,并伸入黄浦江中,游客可以穿梭在整个水景区内,近距离地亲近黄浦江,体验黄浦江每天发生的潮汐之变。
(3)改造更新(图11)
通过考察分析,对场地中符合世博配套服务设施要求的建筑,故可以保留其结构、改造立面和室内空间,世博后视建筑使用和地块后续开发的情况,可继续保留另作它用,也可拆除。
(4)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图12)
图12 场地文脉的延续策略之四:废弃物的重新利用保留
| 场地中留有不少工业以及生活的痕迹,如小青砖、建筑砖、瓦片、工业构件等等,可以进行重新利用,通过艺术加工成为独特的景观设施小品。
3.5夏季防暑降温问题
2010年5~10月的会展期,炎炎夏日占了三分之二。如何给高密集游客创造凉爽的参观环境?采取主要对策如下:
(1)绿地、水体的降温:构建大面积的复层式的绿化方式,发挥绿地本身所具有的降温作用。
(2)屋顶绿化降温:运用成熟的屋顶绿化技术,运用于场地中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水工建筑等设施中。
(3)空中绿化网络:利用垂直绿化结合林荫道路、树阵广场、花廊架等架构空中绿色网络。
(4)雾喷技术:采用TTC雾森技术实现从“水”到“雾”的转变。达到“降温、造景、控湿、除尘”等多重效果。
3.6高密度人流聚集与疏散问题
根据预测,在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期间,会场将迎来世界各地的7000多万游客,平均日客流量40万人,一般高峰日6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80万人次。作为世博园区8大出入口之一的白莲泾出入口广场与白莲泾滨水带相接,据交通专项预测白莲泾出入口高峰小时到达人流为1.4万人,该滨水带在世博期间该还应起到分流游客、缓解世博核心区高密度人流的压力的“减压阀”作用。具体策略如下:
(1)交通集散点出入口设置与直线路网:为了便于人流疏散,在浦明路上等交通集散点设置出入口,道路采用直线型,让人流快速、便捷到达滨水区。
(2)利用原码头并增加硬质铺装:场地中大多的船台、码头被保留下来,增加其硬质面积,通过计算可以满足高密度人群驻足停留。
(3)树阵广场:应对人流突发性增多的情况,除了增设硬质铺地外,在重要节点处采用树阵广场的形式,增加林荫,但不减少人流使用。
(4)疏林草地:人流量大的场地,采用“乔木+耐践踏草坪”种植方式,给高密度人流提供一个遮阴避暑的短暂驻留的场所,世博会后可以在乔木下补植花灌木与地被,营造复层式植物景观,提高空间绿视率。
3.7会展期间与后续利用问题
从多届滨水世博会的规划可以看到,滨水区往往借助世博环境得以改善,在会后多成为一个活跃的城市滨水公园,成为市民游憩休闲的好去处。基于此,白莲泾地块绿地大多为永久绿地,会后保留,除了白莲泾东侧的临时绿地,世博会后可以在保持其“绿色”的本底的同时,引入市场化运作,引入小型餐饮设施,打造成露天滨江休闲商业区,成为具有持续活力的多功能的城市用地。
4. 泵闸桥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问题
滨水区中常常因为水利工程需要设置大型的水工建筑物,如泵闸,处理好水工建筑物与环境关系
也是极具挑战性。这就需要将“水工技术与景观艺术”进行完美结合。按照规划白莲泾河口处需建节制闸与二级泵站各一座,从景观和工程统一角度考虑采用“泵闸合建”型式以减少占地,为了解决好泵闸建筑物体积较大的矛盾,泵闸采用单侧布置方案,节制闸采用隐蔽的下卧门方式,泵房的外壁运用圆形抽象图案装饰,削弱其混泥土的呆笨感,泵闸顶部结合绿化设计成可上人的观光平台,泵闸的检修桥通过艺术处理成为连接白莲泾两岸的步行桥。通过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让泵闸最大限度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成为滨水景观中一景。
根据规划泵闸闸址处有一座浦明路桥,泵闸桥的关系处理有“泵闸与桥分离”与“泵闸与桥合建”两方案(图13),通过工程、景观等角度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泵闸与桥分离70米方案,主要优点是:泵闸外河段防洪墙对白莲泾两侧空间亲水性影响减小到最小,且不会像泵闸桥合建那样影响浦明路桥景观,泵闸与桥互不干扰,能够进行分期建设。
浦明路车行桥与白莲泾人行桥设计(图14)中引入“桥梁景观CI理论”[5],在工程和景观统一的前提下,优选桥型,确定风格。从整个世博园区和滨江轮廓线角度分析,白莲泾河口处的浦明路桥无需标志性,它需要“调和于环境”,桥型上最终选择“三跨连续刚架拱桥”,同时处理好“桥梁与防汛墙结构”的矛盾问题。并对桥梁主体和附属设施进行统一化设计,对桥梁色彩和夜景进行专项深化,强化观者对世博浦明路桥的认知。
5. 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策略
此外,白莲泾地区滨水带还需要对植物和夜景照明以及景观建筑进行分区系统的规划设计,如,对场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要贯穿绿色设计“3R”原则,弱化建筑形体,让绿色延伸入建筑内部,使建筑成为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不可分隔的元素,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中要避免陷入“技术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绝对化中,要结合社会与人文,创造出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建筑。
---------------------------------
注:竞标情况:2006年国际方案征集第一名。
获奖情况:2007年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感谢泵闸设计合作方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泵闸工程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月琴,林选泉.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J].中国园林,2006(2):25~30
[2]张静,丁奇.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100
[3]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1(3):28~33
[4]李小平,张利权.土壤生物工程在河道坡岸生态修复中应用与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06(9):1705~1710
[5]林选泉,张大伟等.桥梁景观CI理论及实践[J].城市道路与防洪,2005(2):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