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空间

鹰潭市滨江公园


该文发表于《中外景观》2012/02 38期  原文为效果图现替实景图

项目名称:鹰潭市滨江公园二期工程

项目面积:23公顷   2.7公里滨水带

工程投资:1.2亿元

建设单位:鹰潭市公共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院都市空间设计所

           上海选泉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获奖:第一名中标    2012上海优秀工程咨询三等奖

规划设计:林选泉团队

设计时间:2008.12 -2011.4

竣工时间:2012.3

一、公园背景

鹰潭市滨江公园(二期)总面积23公顷,江岸线全长2.7公里,位于鹰潭市中心城区内信江南岸,南接沿江大道,自西向东分别连接鹰潭公园、东湖公园、梅园公园,总体形成“滨江大公园”的格局(图1),与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夏埠新区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一江两岸、一带三园”的信江两岸绿色生态景观环境(图2)。



(图2)

二、规划前瞻性

城市滨水区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滨水区也是释放自我、亲近自然的场所。所以,历来都是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的“兵家”竞争之地。鹰潭市政府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在于,在对该公园原址――老码头棚户区花费约2亿元动迁了987户居民后,并没有成为商业地产(土地价值约8亿元)开发之地,而是“还湖岸于人民,还绿于人民”,将之建设成一个大型的城市滨江开放公园(图3),



(图3)
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取消沿江大道延伸段,将公园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并对周边的林荫路进行拓宽,以解决周边交通与居民的可达性问题(图4)。在城市建设之初,就已经远瞻性的将环境优美的滨江地段保留下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自然基础。这也给设计带来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以尽最大的能力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图4)

三、公园定位

滨江公园二期工程设计总体定位为沿江休闲开放空间轴、城市绿色生态廊道、滨水景观文化走廊。沿江休闲开放空间主轴将融汇文化、休闲、观光、健身、旅游等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彰显“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廊道,形成联系鹰潭公园、东湖公园、梅园公园三颗明珠的纽带。滨水景观文化走廊,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突出道都的文化底蕴(图5)。



(图5)

四、设计理念

鹰潭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鹰潭被称为中国道都,道教的洞天福地。滨江公园的设计理念受到道教文化的启发,提炼出“自然之道”的设计理念,以“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和“阴阳哲学”的平衡观,努力营造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滨水生态景观。场地整体形态构思源自道家思想物化形态的代表——拂尘,反映道家柔中可刚的思想,景观形态刚柔并济从南到北实现人工向自然的逐渐演化和过渡。公园功能上分为老码头文化区、滨水活动区、公园游览区、江滩生态区这四大部分,并通过“理水之道、控温之道、植绿之道、造景之道”来让“江、岸、城、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终建设滨水景观文化走廊、建立沿江休闲开放空间轴、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图6)。


(图6)
设计“自然之道”这一设计理念受到道教文化的启发,但是这种启发不能仅仅提留在关注道教文化的表层,而是将这种文化精髓物化成空间载体,体现在场地设计中,顺应原有场地特征,公园原有南部是老码头棚户区,而到了北部则留有一定的滩涂地,设计总体风格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景观形态刚柔并济,从南到北实现了由人工向自然的逐渐演化和过渡,南段以硬质的人工化景观为主,北段以软质的自然景观为主,表达了对地形以及原有植被的尊重(图7)。



(图7)



(图8)

利用连续的滨江步行道作为沿江观景走廊(图8),走廊串联滨江绿带若干重要景观视点,视点的观景视线有收有放,做到步移景异,观景序列跌宕起伏,营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图9)。



(图9)

滨江公园空间设计即强调动静结合,有便于集会活动的老码头文化广场、火车头文化广场、庆典广场、亲水广场、桥头广场活动的老年活动场、儿童游乐园、康体广场、,戏水池,也有安静的观景平台,林荫广场。游客在不同性格的空间中体验不同的活动氛围。开敞空间,私密空间与半私密空间相互穿插,满足人们不同行为活动的需要(图10)。


(图10)

公园设计运用一系列生态技术手段(图11),发挥滨江水陆过渡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景观形态模仿自然,展现原生态的滨江景观风貌(图12)。



(图11)


(图12)

六、设计特色

1)城市文脉继承发展,场地写意体现

文脉表达更好方式应该是对原有城市风貌的保护与延续发展,但在当下,大拆大建已经使之举步维艰。所以对文脉的表现,除了保留场地中原有的大树、部分原有的台阶和码头,对沿江民房拆迁后废弃建筑材料适当进行回收利用,以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外,我们采取了一种以意取胜的方法,通过将这种文脉物化到鹰潭风情园的传统院落建筑设计(图13),


(图13)

以古典建筑构架为原型,融入现代工业材料,并通过对表皮肌理的细节刻画,以及对鹰潭本土特色的“街巷”空间的现代表达。这种意念的更高层次的表达是,设计中以山之园、水之园、道之园、铜之园四个小的概念主题园的形式结合标识说明抽象表达以山、水、道、铜为代表的鹰潭地理和人文印象(图14)。



(图14)



(图15)

2)场地现状高差处理,设计顺势而为

尽管对于高差的处理,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师已经用钢筋铁墙表达了“人定胜天”的精神力量。但是出于对道教文化的“无为”思想以及当代的生态理念的推崇,针对场地现状高差较大,景观设计师采取充分尊重场地原有地形,设计融入“无为”思想,摒弃大开大挖,重整场地地形,而是顺势而为,面对十几米高差的江岸,依据原棚户区有机形成的三层“台地式”地形(图15),



(图16)

并加以景观化的处理,以“隐”的方式来处理防洪问题(图16-17),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图17)

在设计中考虑将场地北段已有防洪墙予以保留,并通过适当的绿化装饰和景观处理,成为公园景观的组成部分。场地南段防洪墙尚未建设,设计结合公园挡土墙,设置多级防洪墙,将防洪设计融合进入场地的景观设计当中,协调好城市防洪和市民亲水活动需要的矛盾(图18)。



(图18)

3)营造亲水活动空间,滨水回归人本。

城市必然回归到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游憩对空间的需求。将原来延伸到公园中的滨江大道取消,使之成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并因此而增加了当地的风情建筑,老年运动场地。并且根据人的行为需求,大小空间穿插,即有老年人聚会的大广场,又有休闲歇息的街巷小尺度空间。

滨水高差的景观化处理,标高由江边向滨江大道逐层增高,通过台阶,草坡,挡墙等多种处理手段对场地高差进行景观处理,塑造了丰富而有趣味的竖向景观空间,解决了场地高低空间之间的交通联系,并满足亲水活动的要(图20-21)。


(图20)


(图21)
结合信江鹰潭段的水文资料公园内永久性建筑置于场地防洪高程之上,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营造滨水景观,尽量保证人们的亲水性需求。


七、特色景区构建

滨江公园共分为老码头文化区、公园景观区、江滩生态区三个功能区,其中最具特色与文脉表达的是:老码头风情街、火车头广场、鹰潭风情园

老码头文化区位于公园南段,将滨江公园与老鹰潭公园相联系,形成一条完整的滨江公共绿带。空间核心是建构了“老码头风情街”与“老码头文化广场(图22-24)。

 


(图22)



(图23)


(图24)

江滩生态区位于滨江公园的北段,南接滨水活动区,现状是狭长的江滩地。沿滨江的步行道路与群落丰富的绿化空间共同构成景观轴线体系(图25)。

 

(图25

设计中保留原有长势良好的植物并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内涵,用生态技术恢复河岸的自然的生态群落,建立集生态、展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体系(图26)。



(图26

局部以水与道路的形式分割若干个河岸岛屿,通过不同的植物构件使每个半岛能够具有自己的群落与生态特色。

公园景观区位于公园中段,为市民、游客创造出良好的游憩休闲场所和舒适健康的社会交往空间,为城市提供有效的“氧气库”和艺术展示空间(图27-28)。


(图27)


(图28)

主体结构由两根轴线组成,一个是体现传统空间形式的“鹰潭风情园” (图29-30),

 


(图29


(图30

轴线内穿插了“山之园、水之园、铜之园、道之园”四大主题园。一个是具有现代空间形式的“现代景观轴”,这两个传统与现代轴线交织对比,达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与统一。环绕全园的步行道为交通主框架,蜿蜒的步道与旱溪(图28)穿插其间。

 


主园路贯穿石、水、林、岛,于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态、人文景观,随草地、路的转折处设置各具特色的节点(图31-33),让活动休憩场所与不同的自然环境完全融合。

 


(图31)


(图32)


(图33)

滨江公园(二期)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了鹰潭市绿地系统结构,尤其是极大的改善鹰潭市老城区的环境和景观面貌,并且扩展了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空间,就近为老城区居民提供了一处良好的活动场所。同时,公园建设所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改善可进一步提升周边城区经济的发展和地价的提升,因而对于鹰潭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现“一江两岸”跨越式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选泉设计--------

www.linoliu.com 

blog.sina.com.cn/linxuanquan

精专小美   无为景观

园林景观 丨 装配式花园阳台 丨 建筑设计 丨 城市街具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Smart city street furniture    Architecture 


2010上海世博会  陆家嘴金融城更新 上海中心大厦外环境  

        公共空间总设计团队

Email: hr@linoliu.com   QQ:2644105441

TEL:86-021-51796296



友情链接:选泉设计博客  
我要啦免费统计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沪ICP备1304027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