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泉评论

杂谈“九死一生”的上海世博会----之“走死”

10月过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临近闭幕,一次探索未来城市发展,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将徐徐拉下帷幕。10月16日中国的重阳节也是世博开园第169天,这天的意义很特殊,因为世博世博官网统计累计参观者达6462.11万人次,当天入园游客逾103.27万人,双双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1970年大阪杂谈“九死一生”的上海世博会----之“走死”世博会所创的参观总人数6421.88万人次,83.5万的日参观人数的历史纪录。上海世博会注定是世博史上参展国家最多,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世博会(如同北京奥运会)。

   我们先不说“一次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是如何定格、应证人类世博会历史。也不说人们如何“看文化、看科技、看创意、看发展”。就说,网络流传的一帖子归纳总结游上海世博会所必经的“九死一生”,因为在3.28平方公里范围内,每天都拥挤着几十万的参观者,如此的高密度里让许多捷足先登者有“排死、走死、挤死、渴死、热死、饿死、憋死、吵死、累死”感触。当然这“九死一生”只是诙谐说法,但是你想想,按照联合国标准100万人口以上是特大城市,将这么大的人口集中放在3.28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天自由参观游览,不产生这些“感触”都难。

   在世博园内每天都上演“城市人口大迁徙”的故事……

 

   先看“走死”:

  “参观者总是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参观尽可能多的场馆,除了选择公交外必须靠双腿暴走,体力不支者其狼狈可想而知”。说明展馆太多、园区太大。此次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下了世博会的历史记录。而其中以独立建筑存在的自建馆、租赁馆、联合馆有138 个,它们分布在3.28平方公里的围栏区内,靠两条肉腿来完成大多展馆的参观任务是不容易的。

   有人说,能否把参展国家面积浓缩些以减少步行路程?这问题较复杂牵涉到政治、经济。展览等问题,至少国情决定我们不缺人来游览,巨大的参观人流一样需要足够的地方容纳下这些游客,况且作为崛起的中国,办国际性的活动历来是“宏大叙事”。展馆参展国家多就意味着要有更大的场地来容纳,既然这个矛盾协调不了,那么,在同样面积的世博园内有没有更好的布局方案?

   世博园的总体布局是看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上吻合周边城市机理,形式上是以东西向高架平台为主,各个国家展馆依据所在洲的地理位置聚集在高架南北两侧分布,最大的空间特征是呈东西向,这种格局从纯粹的游园角度上看可能不是很理想,东西几公里来回走动,“走死”是必然的,但是对于世博会后续利用对接城市确是极大有利。

   从2001年申博阶段开始有7家国外机构参加方案规划,2004年基地红线范围调整后第二次国际方案征集有10家知名机构参与,提供了对世博园区规划出色的思考和见解。从专业布局角度上看有:“城市、建筑、公园”这三大类型。从游园角度上看,可能“公园型”更便于游览,对比同属东方文化的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主会场是利用1.58平方公里的青少年公园改建而成,整体呈“园环”形便于游览,而1970年的日本大阪杂谈“九死一生”的上海世博会----之“走死”世博会则设计成“巨树状”,占地3.3平方公里呈现“树干、树枝、树叶”的布局也比纯粹的直线形便于游园。

    既然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其布局考虑园区是城市一部分,“勤俭办博”便于世博会后场地二次利用,那么与“游园的方便”产生不协调,注定“多走路”是没法避免的,只能在沿滨江的“世博大道”上多增设免费公交的班次,再者,尽可能多设休息座椅。根据通过人体体能数据分析一般游客步行60-90分钟休息15-20分钟,在世博建设阶段整个园区布设座椅约4万座,运营期间又根据实际人流增设近4万座,浦东外国国家馆区域的公共空间平均没隔100米范围就又1处成片的集中休息区域,最终每百平方米达到12座,指标是世博控规要求6倍,游客还是觉得“累”,看来这不仅仅是布置足够座椅设施能够解决的问题。

   我一直对规划贯穿世博园的高架平台的必要有些疑问?园区呈东西向为主、南北向为辅的高架平台是《世博精彩看点》里的“世博新技术”,原规划本意是一种步行交通系统,将各展馆空间和室外空间有机串联,同时具备人流交通集散、配套设施功能、遮荫避雨、游憩休闲、景观等6大功能。

   5米净高,15-35米宽不等的高架平台,东西延缠2.75公里,采用钢桁架结构形式总造价要好几个亿人民币而且是临时的。

 

    现实世博会运营情况看,世博高架步道最大的作用是“遮阳避雨”。

   从上海气象局公布数据上看,184天世博会期中大于33。C的高温天数为60天(比前4年平均天数多出70%),气象意义上的夏季持续110天,也只有在夏季高温天,因为高架底层结合高压雾能遮阳纳凉,游客使用率非常高外,其余时间特别是二层平台人流倍显“冷清”,除非是碰到大于70万以上的极端高峰人流,二层高架平台才 “被动容纳”游客,但这种极端人流在184天中仅在闭幕最后一周前出现了6天。从人流较多的浦东园区11组团遮阳统计来看,平均遮阳率30.2%,其中高架因为面积有7万多平方米,贡献了遮阳率的14.1%,其中的遮阳伞遮阳率仅有5.3%,剩下的绿化遮阳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所以,高架平台在遮阳这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除遮阳外的综合作用上看,高架平台的作用有些“单薄”。

   “人流交通集散”功能上看:每个游客个体入园的活动各不相同,很难统一在东西向的高架平台上,然后再散开,另外,原设计临近高架的租赁馆出口与高架二层平台连接,最终没有实施;

   “配套设施功能”功能上看:除了日本馆区域的“样板组团”先期在高架底层安放“购物、援助、问询”等设施外,其余高架底层除了布设座椅外无其它设施;

   “游憩休闲”功能上看:交通性通过的平台休闲作用不大,5米高的平台有时能提供的“高处观景”作用也有限,因为高架区域的展馆大多为租赁馆、联合馆,精彩的自建馆不多,没特别需要,游客已经“筋疲力尽”,很难愿意“爬上爬下”。

   对比一下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环球环”,是世博历史上首次采用的空中走廊形式,是为了适应园址为青少年公园而产生的自然地形起伏,最小限度减少对地形和水面的破坏,减少对动植物生存栖息地的破坏。综合实际运营情况看,上海的世博会具有6重功能的高架步道显然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遮阳”功能,那么有很多更“廉价、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那么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更科学的方法“集散人流”,尽量减少游客“走死”的感觉度。所以,个人观点思考:世博园中到是否需要这种形式的步行交通?如果需要该如何设计得更合理?或许值得世博会后细细思考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博局“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服务”的作风,也实际让世博园的人性化在一天天进步。鉴于篇幅,此次只能谈到“九死一生”中的“走死”,有机会再叙“后八死”。

             (林选泉 发表于《中外景观》2010年05期 评论专栏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林选泉 

1978年出生  福建人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上海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兼职教授

2010年度“上海榜样人物”(十大海派人物)

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总设计师、世博建设功臣

设计与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与城市家具

主持100余项规划与设计,发表过50多篇论文与作品并得到媒体40多次报道,作品获奖10余次。


--------上海选泉设计--------

www.linoliu.com 

blog.sina.com.cn/linxuanquan

精专小美   无为景观

园林景观 丨 装配式花园阳台 丨 建筑设计 丨 城市街具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Smart city street furniture    Architecture 


2010上海世博会  陆家嘴金融城更新 上海中心大厦外环境  

        公共空间总设计团队

Email: hr@linoliu.com   QQ:2644105441

TEL:86-021-51796296



友情链接:选泉设计博客  
我要啦免费统计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沪ICP备1304027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