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浦东ABC片区11个组团场地公共空间所在范围及涉及内容
1.2 巨大参观人群的压力
综合政府目标、潜在需求和市场运作等各方面因素,本次世博会客流总规模目标值为7000万人次左右。以浦东片区为例,浦东园区的到达客流量据预测将承担70%,从而浦东的人流总规模目标将达到4900万。整个世博会日均客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客流量为6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客流量为80万人次。由于展馆和配套设施等建筑的面积是固定的,据测算容纳的人数大概在10万人左右,那么高峰时候的人流大部分将由场地公共空间来消化。以高峰日客流量为例,取同时在场系数0.7,将有32万人分布在外部公共空间,世博会开放空间用地为197hm2,人均室外场地为6m2,极端高峰时公共空间面临的人流压力将更巨大[1]。人流总体上呈现:人数多,密度高,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1.3 室外场地涉及内容的系统性与庞杂性,动态性
1.3.1室外场地公共空间设计内容的系统性
场地公共空间设计内容包括240多个外国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区地块所有广场和楔形绿地。具体为:广场系统,绿地系统,高架系统、夜景系统以及配套设施系统等。其中广场又分为五大洲主题广场和14个展会广场,绿地分为楔形绿地和广场绿地。同时还要满足包括控规、演艺、交通、商业、安保、物流、信息、夜景、标识、环卫等20多个专项研究成果的要求。
1.3.2室外场地要求落实配套设施的庞杂性
7000万参观人数,184天会展期,人数多,时间长,要顺利举办就需要容纳下大量配套齐全的设施(如表3),提供高水平的人性化服务。
表3:场地中需要落地的配套设施
1.3.3室外场地空间与展馆,配套设施的动态衔接性
世博会场馆主要由“国家自建馆”、“租赁馆”和“联合馆”组成,除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租赁馆”和“联合馆”由主办方统一设计建设,建筑与场地公共空间的衔接稳定。40多个外国国家自建馆,由于设计、建设的时间差异等诸多原因,致使展馆建设具有动态性;同时场地公共空间涉及到几十个相关配套设施,由于其复杂与专业性,落实深化相关指标也需要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导致外部公共空间设计也随之动态调整。
1.4 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展会时间为2010年5月1号到10月31号,将会遭遇梅雨、台风、高温等灾害天气的影响。梅雨季节在6月中旬7月上中旬,通常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7、8、9月为高温月份。夏季持续时间一般140天以上,以2008年为例:5月20日入夏,10月11日入秋,夏季持续时间144天(如表4)。
表4. 2006-2008年7-8月上海气象参数分析表
年份
|
日最高气温
|
平均相对湿度
|
平均风速
|
≥33℃天数
|
≥70%天数
|
其中70-80%天数
|
≥3m/s天数
|
≥8m/s天数
|
2006年
|
32
|
28
|
20
|
41
|
2
|
2007年
|
38
|
35
|
28
|
32
|
0
|
2008年
|
35
|
42
|
34
|
35
|
0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数据统计)
因为世博会持续的时间长,根据世博会的一般特点,随着开园后的媒体的介入与宣传,势必出现随着上海季节气温的上升,人的数量也持续升温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一天的人流变化上(如图5)。所以提供合适的遮荫、降温设施将成为世博期间漫长夏季里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2室外场地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除了上述的挑战,同时场地中的外国国家自建馆,极富创意与张力,各参展国通过国家展馆表达对未来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的构想,代表了各自国家当前的科技与文化水平。如法国馆的“感性城市”(如图6),英国国家馆的“让自然走进城市”等 (如图7)。在会展期间,这些展馆就是“布景”的演出舞台,也是世博会的主角,届时人们的主要注意力将被这些创意奇特的展馆、展品以及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所吸引。从物质空间实体结构而言,假如这些展馆建筑是“图”,那么外部公共空间就是“底”,是“背景”与“环境”,同时由于本次世博会室内的极端容纳人数只能达到12万同时在场,室外公共空间将面临人流巨大以及室内展馆空间有限的双重压力,届时将成为承担主要人流的 “容器”。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世博也是一次“室外世博会”,因为当展览不再仅仅是“展品”同时也是文化与城市生活理念碰撞的时候,就不仅要重视室内的展示空间,也要关注室外的交流空间[2]。
在这个前提下,室外场地空间要处理好:
1)会展期间与后续利用的关系,减少资源的浪费,
2)在合理有序的落实大量配套设施的同时,也要满足为展馆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的休闲活动、排队等候以及人流疏散等空间功能需求;
3)同时进行合理高效的人流组织,使得高密度人流在高温等恶劣气候以及有限的室外空间条件下的被动等待变成积极的参观游览,将“等候”、“参观”和“互动”、“游览”成为室外空间的主体行为。
3 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室外场地公共空间结构表达要注重整体协调性,简洁大方,处理好与展馆,配套设施以及舞台演出等的关系,使场地成为一个积极的交通与交流空间,成为室内展馆空间的有利补充。
对于广场与绿地两个系统,广场空间布局采用“方正、秩序” 格局,而绿地空间布局呈“曲线、自然”格局,两者在对比中形成呼应(如图8)。
图8: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广场“方正”与绿地的“曲线”)
|
在此基础上广场体系按照功能要求,划分为:交通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广场核心空间,遮荫休憩空间,演艺空间以及部分展馆的室外展示和等候空间。其空间界定主要采用铺装的纹理与色彩来界定(如图9)。
图9:广场体系功能空间划分
过渡性空间是整体铺装的基底,是联系各空间的主要界面,形式上采用灰色调为主色调的网格状。网格尺度大小以图形识别以及结合施工伸缩缝设置的便利性综合考虑定位为6m*6m。采用网络化铺装的目的在于:结合展馆及配套设施形成严谨有序的空间结构,是园区整体规划布局肌理的沿袭;具有明确的方向感与秩序性,便于引导人流;能够较好衔接场地中形式各异的展馆形态,以及积极应对如个别展馆移位、并馆等动态性问题,易于整合场地设计中出现的各种设施布点要求。
将参观者进出广场且与高架、道路、相邻地块进行连接的交通性空间,采用导向性较强的低彩度线性铺装纹理。
广场核心区,休憩区根据具体主题设计运用高彩度色或是特色的材质纹理的方法来界定。
个别展馆的室外展示和等候空间主要对空间边界作色彩界定区分。这些局部空间采用面大量广的过渡性空间进行衔接与过渡。
人流可以短暂停留与休息的楔形绿地则通过“水墨,自然”的概念,呼应滨江绿地的“滩”和“扇”,形成“曲”中有直的空间。功能上,“曲”的绿地利于营造富于变化、以小见大的空间且满足人的驻足停留。直的“植物通廊”既保证风道和视线的通透、同时又能利于疏散东西向的展馆之间人流。同时在植物空间上采用乔木加耐践踏草坪的模式,没有地形,保证人流通行(如图10)。
图10:绿地空间“曲中有直”
4.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1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面对这种特殊的城市事件下的室外公共空间的复杂性,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是临时性,需要将功能性与后续利用统一考虑,如倡导使用造价低廉,可循环回收材料;减少地面固定设施,尽量采用可移动的形式,已利于会后移走,进行二次利用;设施小品的设计模数化、标准化、易于拆卸重组等;设施小品采用采购、回购、租赁以及捐赠相结合的方式。
对场地中的巨大人流进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主要采用:
1)标识引导:园区内的标识系统分级别运用地图导向、设施引导、名称动态信息等进行人流引导。
2)廊状遮荫体系引导:结合园区以东西向高架平台为主南北向为辅呈鱼骨状的人流特征,在公共空间设计了纵横穿插成网格状的廊状线形遮荫体系来引导人流。
3)铺装引导:铺装采用对应的纹理,“交通性空间”采用导向性较强的线性铺装纹理对人流进行引导。
此外,室外场地基本以平地为主,尽量减少高差,基本不设水体。场地广场上的许多设施如休息坐凳,树箱绿化,一般广场表演舞台,临时遮荫、移动厕所等尽量采取可移动和可快速装卸的特点,以应对临时场地巨大人流的挑战需求。
在场地空间十分紧凑情况下,为了对诸多配套设施做到合理的安排,有序的组织,相互之间不干扰,形成系统性,应该遵循:
1)配套系统就近布置的原则,如医疗急救车位布置在援助设施中的医疗室附近,餐饮设施与垃圾收集设施,购物设施与银行银亭等;
2)关联系统一体化布置的原则,在不影响功能发挥的前提下,提倡设施的集约化设计,减少占地,如坐凳与遮阳系统的结合,信息广播、视频监控和中杆灯的结合处理等。
3)功能设施的空间分布应与人群分布密度相一致,设置不同的服务半径,以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方便人群使用。如垃圾箱、饮水机等的布置。
4.2 重视营造互动体验的公共空间氛围
4.2.1五大洲文化演绎与“体验单元”
在广场系统中,其文化主题的演绎集中在五个主题广场:为亚洲、大洋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由于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同时从抽象的文化理念到景观的空间载体的表达更具有难度。最终通过文献、问卷等途径,确定选取自然环境元素与空间的文化意向元素来表达五大洲文化,提取“大洲的性格、自然环境、材料与植物、色彩”这5大元素进行空间载体表达。如非洲主题广场,其大洲性格为:热情奔放,自然环境特征为:沙漠绿洲,植物为“棕榈科植物”以及土黄色的色彩取向,与非洲馆正立面的“非洲森林“形成呼应(如图11)。
图11:非洲主题广场
同时在五大主题广场内的核心空间设置“体验单元”,面积约几十平方米,以不影响广场交通为准。体验单元形式统一中有变化,纹理和材质呼应大洲印象。内容可以代表五大洲特色,体验形式可以结合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互动技术,让观者从五感上全方位得到体验,实现展馆活动的室外互动(如图12)。
图12:主题广场的“体验单元”
4.2.2 设置演艺舞台
在五大洲广场以及组级广场设置表演舞台,同时在一些外国国家自建馆外开辟国家的户外展示空间,以184天每天平均3场表演估计,世博期间约有2万场的演出,每天吸引观众超过20万人。演艺内容以展示主题风情歌舞活动以及户外音乐会和演唱会为主,以及小型的文化演艺活动,将馆内的活动拿到馆外来缓解由于世博期间人流过大,展馆过于拥挤的现象[3]。舞台的设置尽量加大人群的观演面,舞台分为:中心式舞台或是背景式舞台,其中背景舞台背景的设置不得遮挡其他展馆的入口面为主。观演区的设定兼顾到人群在展馆排队等候区的人群可以观看演出,并且从观众的可能行为和观赏视线出发,将观演区划分为从舞台往外4米的“控制区”范围和4米到30米左右的“最适区”。
4.2.3环境氛围的烘托
世博会总体规划布局的结构为“园,区,片,组,团”,形成的组团是一个个的由展馆建筑所围合的具有传统“街区”氛围的广场公共空间,展馆建筑最高控制在20米左右,广场面积从几千到几万平方米不等,形成适宜人体尺度的空间感受,便于人的活动与交流。在场地设计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街俱小品强化“街区”氛围,呼应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如各种组合盆栽的花钵、花境;体现片区色彩意向的移动花箱、树箱;融合壁面绿化,垂直绿化的绿柱、花球;便于拆装组合的各种人性化休息坐凳;,烘托环境的主题旗帆(如图13);符合场地风格的各类灯具等。此外,在广场与楔形绿地中的植物设计,世博期间运用色彩丰富、季相变化明显、景观效果较好的上海地带性植物,营造色彩缤纷、热烈欢愉的展会环境。
图13:烘托环境的“街俱小品”
4.3 人性化细节体现
世博会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高低的直接体现在场地中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满足人在世博围栏区的安全而有序的活动。除了设置合理规模的四大建筑设施:餐饮、购物、功能与援助、厕所外,同时针对上海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流,人性化细节还体现在:遮荫、降温、坐椅、饮水,此外对夜景照明、标识导向等进行合理设计。现以遮荫降温、坐凳、饮水为例。
4.3.1 遮荫降温
除了楔形绿地本身具有遮荫降温的能力外,广场等遮阳问题主要通过对借鉴往届世博会遮阳措施的经验,人流交通组织、建筑日照进行分析等对遮荫进行合理设计。重点要解决:遮阴布局形式与位置问题;遮阴类型与技术问题;遮荫数量与比率问题。也就是“遮哪里?怎么遮?遮多少?”这三个方面。
通过对日本爱知、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以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遮荫的分析,尽管都设有特色遮阳但还是存在些遗憾:遮荫设施数量和实际遮阳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所以应该引起上海世博会关于遮荫问题的关注。
首先是遮哪里,主要是基于对场地的人流流线的分析:以东西向高架平台为主,南北向高架及楼梯出口以及园区公交形成的南北向人流为辅呈鱼骨状,遮荫布局形式结合人流走向形成线性网状的遮荫体系,其中高架平台形成东西向的主廊道,纵横向设置次廊道。同时通过道路行人流量及各地块展馆的冷热程度的预测,结合园区各个地块的人流量,遮阳设施位置应结合地块空间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最后,借助ECOTECT、TANGENT软件对夏季日9:00(AM)—16:00(PM)日照阴影分析以及场地太阳辐射分析,得出场地一些南北向广场可以利用展馆间的阴影区来遮荫的结论,对遮荫体系内需设立的遮阳设施进行精确定位。值得说明的是结合场地人流形成的网状遮荫体系在对场地人流的引导有着积极作用(如图14)。
其次是
怎么遮?主要探讨的是遮荫体系内的遮阳设施类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分为高架遮荫、设施遮荫以及绿地遮荫三种形式,其中设施遮荫又可以分为:固定不可拆卸遮阳设施(占30%)、临时可拆卸遮阳设施(占70%),以及世博运营期间的临时可移动遮阳设施(根据需要)。
通过对场地具体地块人流的微观系统模拟,对于人流量大以通过性为主的空间采用“线状临时可拆卸阳遮荫”,而对于人流量相对较小的区域,宜采用“片状固定不可拆卸遮阳设施”(如图15)或用树箱绿化结合座椅形成休憩场所。
遮阳设施必须考虑单元化、标准化、组合灵活、拆装方便。材料的选择既要遮阳还能避雨,同时要能防台风等。
最后是遮多少,初步设计场地11组团综合遮荫率从16.8%到36.6%,平均遮荫率30.5%(相对于室外场地面积),遮阳面积达到152304m2。
试验表明,遮荫设施下的雾喷降温相对于阳光下效果更好(相比不设雾喷温度低5-6℃),且人体舒适度比较高。在人流相对较为集中的广场休憩区域结合固定遮荫设施进行雾喷降温设置,综合考虑降温效果、能耗、水耗、湿度等指标,采用“低压两相流喷雾降温系统”。
4.3.2座椅设施
场地设计座椅大多采用可移动、可拼装组合座椅。对场地座椅服务水平进行测算,高峰日11组团的场地座位数初步设计为1.2万座(每个以0.36m2计),达到3.2座/ 100m2。场地中80%的坐凳结合遮荫遮阳设施、植物,积极应对高密度人流。
4.3.3直饮水设施
由于不允许参观者自带水、食物入园,园区的饮水提供主要以饮料售点为主,直饮水设施是作为对场地供水的重要补充,在11地块内按照服务半径100米左右进行饮水器布点,以每个龙头流量为0.05l/s测算,能供给每人1升水。
4.4 展会期间的运营管理的配合
2010年世博会是以城市为主题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人数最多的世博会,其能否成功举办,除了上述物质空间营造外,还要加强世博期间的运营管理,应对不同情况积极制定应急管理措施与应急预案。
如针对极端高密度人流与高温天气,可以采用减少舞台演出规模,在观演区增设临时可移动遮阳设施,必要时下面增设临时坐凳等。在广场、绿地空地中结合临时遮荫增加临时座椅或席地而坐,在人行集中的通过性空间临时增设移动式喷雾设施。在非餐饮高峰时段开放餐厅,让人就坐避暑;在运营期间餐厅、购物等设施应增加饮料的售卖,以保证极端高温天气下的饮水服务保障。
另外,应该加强直饮水安全、洁净等形象宣传,以增加直饮水使用率。广场演出时,采用志愿者或是可移动的隔离栏等进行人流的合理引导,以及对于热门展馆采用预约机等。
-------------------------------------------项目支撑: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国际竞标第一名中选方案)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展馆及配套设施项目景观设计(第一名中标)
主要设计:林选泉团队
参考资料
1.资料来源: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总体规划
2.孙施文,王佳宁.城市中的世博与世博中的城市[J].规划师,2006(07):9~11
3.资料来源: http://www.expo2010.cn
――――――-------------------------------------作者介绍:
刘月琴
1978年出生 福建人 博士 高级规划师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Umas 研究学者
2010年度上海五一巾帼奖 上海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设计与研究方向为城市可持续性景观规划设计
林选泉
1978年出生 福建人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上海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兼职教授
2010年度“上海榜样人物”(十大海派人物)
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总设计师、世博建设功臣
设计与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与城市家具
主持100余项规划与设计,发表过50多篇论文与作品并得到媒体40多次报道,作品获奖10余次。